顺丰控股“A+H”上市,港股市场吸引力增强
AI导读:
顺丰控股成功登陆港股市场,成为快递行业首只“A+H”股。港股市场吸引多家A股公司筹备上市,港交所推出快速审批流程降低门槛。香港市场高效灵活的融资机制和丰富的融资工具为内地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
11月27日,顺丰控股(06936.HK)成功登陆港股市场,成为快递行业首只“A+H”股,标志着其业务发展的新里程碑。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顺丰控股按2023年收入计算,是中国及亚洲最大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同时也是全球第四大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此次全球发售的H股股份总数为1.7亿股,募集资金总额达到58.31亿港元,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净额为56.61亿港元。
顺丰控股上市首日股价保持稳定,与发行价持平。这一成功上市不仅增强了顺丰控股的资本实力,也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更多资金支持。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已有三家公司成功实现“A+H”上市,包括美的集团(00300.HK)和龙蟠科技(02465.HK)。
界面新闻记者统计显示,还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正在筹备赴港交所上市,寻求“A+H”双融资平台。这些公司包括吉宏股份(002803.SZ)、百利天恒(688506.SH)、赤峰黄金(600988.SH)和钧达股份(002865.SZ)等。这些公司均希望通过在港股市场上市,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对于已经在A股上市的企业,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在香港交易所申请上市时可享受快速审批流程。这一政策进一步降低了A股企业赴港上市的门槛,吸引了更多优质企业选择香港作为上市地。
麦楷亚洲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和联合主席助·伯斯汀指出,对于具有强大市场地位和全球雄心的A股公司来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二次上市非常有意义。这有助于这些公司以完全可转换的货币募集资金,利用全球基金经理,并可能将他们的股票用作海外收购的货币。
助·伯斯汀认为,虽然过去几年香港IPO市场面临挑战,但2024年市场出现转机,香港成为了一个更具吸引力的选择。他预计,香港和美国的交易所将继续看到中国公司对上市的强烈兴趣。
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表示,香港市场具有高效、灵活的融资机制,如“闪电配售”等方式,可以快速完成增发和融资。此外,香港市场还提供丰富的融资工具,如可转债、认股权证等,并且再融资效率高。这对于需要快速扩展业务的企业尤为重要。
黄立冲认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数量增加,为港股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近年来,大量新经济公司选择在港上市,使得港股市场逐渐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型。沪深港通机制使得内地资金能够更便捷地投资港股,而“A+H”双重上市模式也进一步加强了两地资本市场的协同效应。
助·伯斯汀指出,为了利用在香港上市的优势,A股公司应具备全球性战略,并愿意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管理团队。适合赴港上市的公司通常属于高增长或新经济行业,有明确的国际化战略,并面临A股IPO审核困难或政策限制。同时,企业还需确保自身财务状况透明、合规性强,并满足香港交易所对盈利能力或市值等方面的要求。
黄立冲认为,企业在决定赴港上市前,需评估是否能通过后续融资和品牌提升来覆盖成本,并制定清晰的国际化发展规划。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