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国元证券因保荐安芯电子IPO终止遭上交所重罚,包括禁止保荐代表人签字等。安芯电子主动撤回上市申请,现场检查发现保荐核查存在重大缺陷。国元证券投行业务近年来明显下滑,撤否率高企,内控治理有待加强。

  近年来,部分拟上市企业“一查就撤”现象频发,监管部门正加大力度贯彻“申报即担责”原则,对终止IPO的中介机构实施严厉查处。

  3月14日,上交所公开对发行人、券商、会计所的三张罚单,揭示了安芯电子主动终止IPO的真相。安芯电子因此受到1年内不接受其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并对时任董事长、财务总监予以公开谴责。

  作为安芯电子IPO的保荐机构,国元证券亦被通报批评,两名保荐代表人马志涛、徐明被禁止6个月内参与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及信息披露文件的签字。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同样受到通报批评,签字会计师郁向军、万文娟也被禁止6个月内签字。

  保荐核查存重大漏洞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9月27日,安芯电子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历经两轮问询后,于2022年7月11日通过上市委会议审核,上市似乎近在咫尺。然而,2023年9月22日,安芯电子却突然撤回上市申请。

  时隔一年后,上交所披露了现场检查中发现的诸多问题。保荐人国元证券对安芯电子研发人员、研发投入、营业收入等事项的核查存在重大缺陷,核查结论与事实明显不符。

  国元证券在核查过程中,存在研发人员认定及研发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性核查缺陷,以及收入确认准确性核查缺陷。研发人员弄虚作假,如不了解参与项目、考核记录显示非研发部门等;收入确认方面,单据信息与外部记录不一致,与关联方交易未发货即确认收入54.49万元,部分客户回款周期远超约定90天。

  上交所指出,国元证券在保荐服务中,核查报告与实际情况不符,且多次要求核查仍未充分关注并审慎核查异常情况,先后出具多份与事实不符的核查报告,情节严重。马志涛、徐明作为保荐代表人负有直接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保荐代表人马志涛为从业20年的老将,曾成功护航多家企业上市。此次受到6个月内禁止签字的纪律处分。

  投行业务持续萎缩

  与此同时,国元证券投行业务近年来明显下滑。2021至2023年,投行业务收入分别为9.44亿元、7.66亿元、2.01亿元,大幅下滑。2024年上半年,收入仅为0.62亿元,同比进一步下滑。去年保荐的11家项目中,7家主动撤回,撤否率高达63.64%。

  其中,科腾精工和久易股份在通过上市委会议后又撤回。久易股份曾因前董秘现身合作方及供应商问题备受关注。深交所要求说明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代垫成本费用情形。国元证券作为保荐机构,核查后表示不存在相关问题。

  更为关键的是,去年国元证券投行负责人被查,反映出其在内控治理方面有待加强。2024年8月,原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王晨配合调查。王晨在国元证券任职超过20年,负责公司投行业务,曾参与多个IPO项目。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SEO关键词植入:新股焦点、保荐机构、IPO终止、国元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