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市场回暖:4月无企业终止审核,北交所成券商押注重点
AI导读:
IPO市场逐渐回暖,4月份以来尚未有拟IPO企业终止审核。沪深北三地交易所共有在审IPO企业188家,北交所占据半壁江山。多家券商将项目全部押注在北交所,显示市场对北交所的看好。IPO过会、注册等环节也取得了新进展。
在之前拟IPO企业大批量撤否之后,今年以来IPO折戟的数量逐月减少,4月份以来尚未有拟IPO企业终止审核。这标志着IPO市场正在逐渐回暖。
今年以来至4月16日,共有13家拟IPO企业成功过会,其中4月份以来有5家企业过会;共有18家企业注册生效,其中4月份以来有3家获得注册批文。IPO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
截至目前,沪深北三地交易所共有在审IPO企业188家。其中,北交所93家,占据半壁江山;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有48家和47家在审企业。按板块看,科创板在审企业最少,仅有19家。这显示了不同板块的市场热度差异。
这188家在审企业,由45家券商保荐。其中,国泰海通手握的IPO在审项目最多,多数申报科创板上市;保荐项目数量排在前五的还有中信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中金公司,这些券商保荐的项目全部申请在北交所上市,显示券商对北交所市场的看好。
4月尚无企业终止审核
去年逾400家企业IPO折戟,但今年以来,IPO终止审核或终止注册的节奏有所放缓。今年以来有54家企业的IPO申请终止审核或终止注册,其中1月份29家,2月份15家,3月份10家,4月以来尚未有企业终止IPO进程。IPO市场正在趋于稳定。
与此同时,2024年1月1日至4月16日,共有113家企业终止IPO进程,但今年以来IPO终止的企业数量相较去年同期减少了52%。这进一步证明了IPO市场的回暖趋势。
IPO过会、注册等环节也取得了新进展。4月份,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有5家拟IPO企业过会,创下年内新高。这些过会的企业在提交注册之后,获得IPO批文的时间也较为快速,如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均在半个月左右时间便拿到批文。
今年以来,共有18家企业拿到注册批文,其中1月份2家、2月份5家、3月份8家,4月以来有3家。其中,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家“钉子户”获得IPO批文,受到市场关注。
受理端,今年以来,沪深北交易所已新增受理8单上市申请。其中,北交所5单、上交所2单、深交所1单。其中,申报科创板的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未盈利企业,这显示了科创板对创新型企业的包容性。
截至4月16日,沪深北三地交易所共有在审IPO企业188家。其中,北交所占据半壁江山;科创板在审企业最少;创业板、沪市主板、深市主板在审企业数量分布相对均衡。这显示了IPO市场的多元化和均衡发展。
多家券商将项目全部押注在北交所
这188家在审企业,由45家券商投行担任保荐机构。其中,国泰海通市场份额达13%,排名第一。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分别位居第二位、第三位。保荐IPO项目数量在10单以上的还有招商证券和中金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中金公司保荐的项目全部申请在北交所上市。
另外,国投证券、国金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联合等8家券商的保荐数量在5家以上。其中,国投证券保荐的项目多申报科创板和创业板;华泰联合保荐的项目多申报创业板上市;广发证券、国金证券、东兴证券保荐的项目全部申报上证主板上市;开源证券、民生证券保荐的项目全部申报北交所;东方证券及其承销保荐公司保荐的项目全部申报深市主板。
在排队的188家拟IPO企业中,有39家已过会。这些企业中,国投证券、华泰联合保荐的数量最多。这显示了券商在IPO市场中的竞争格局和实力分布。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