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透露格力接班人计划,格力品牌面临去个人化挑战
AI导读: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节目中透露已找到接班人,但格力品牌与董明珠个人IP深度绑定,市场对接班人能否延续其风格存疑。专卖店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引发市场讨论。格力品牌面临去个人化挑战。
2月20日,在最新一期《酌见》节目中,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与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对话,首次透露“格力已找到接班人,有三四个预备人选”,但外界对格力未来仍存担忧。董明珠个人IP与格力品牌深度绑定,专卖店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加之董事会换届在即,市场对70岁的董明珠“标签效应”的持续性讨论愈发激烈。
接班人
节目中,董明珠直言“可以给接班人试”,透露已在格力不同平台培养“几个苗子”。此被视为格力接班计划的进展,但人选仍不明朗。孟羽童、王自如等曾被视为候选人的年轻高管或离职、或因业务调整淡出核心层。外界猜测潜在人选包括格力电器董事、副总裁邓晓博(50岁)、党委书记张伟(49岁)等,两人近年主导了格力数字化转型和区域业务拓展。
董明珠本届任期将于2025年2月27日结束,格力即将迎来董事会换届。尽管有分析称董明珠“不可能让位”,但接班人培养与权力交接的紧迫性,成为格力治理结构的关键。
健康家
与接班人计划同步,格力终端渠道推进“去格力化”更名。自2025年1月起,四川、山东、海南等地格力专卖店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线上直播间账号亦同步调整。格力解释称,此举是终端SI升级,旨在通过场景化体验、智能交互重构零售价值链。
但这一更名被解读为董明珠个人IP强化。从“董明珠头像开机画面”的格力手机,到“玫瑰空调”,再到“董明珠健康家”,格力品牌与董明珠形象绑定从产品延伸至渠道。尽管格力称“业务范围不变”,但部分门店试点全品类家电及智能家居,被指为引入生态链品牌铺路。
专卖店更名引发两极评价。支持者认为董明珠强人形象与健康主题契合格力转型战略,自带流量。反对者担忧格力品牌资产因过度依赖个人IP被稀释。
董明珠曾回应个人IP话题,表示自己非为做IP而当网红,是想告诉消费者有问题可直接找她。但接班人能否延续其IP效应仍是未知数。
产业观察人士指出,职业经理人姓名替代企业品牌在上市公司中罕见,格力此举隐患巨大。
未来博弈
董明珠执掌格力以来,从不缺话题。每一次争议都与格力有关。如因酒店未用格力空调而拒绝用餐,要求更换,彰显对自主品牌的信任。企业领导人的身体力行,比广告词更有说服力。
董明珠凭个人IP对格力品牌“输血”策略短期成效显著。但长期来看,强人形象也可能成“舒适区陷阱”。董明珠回应接班人能否延续其风格的隐忧。
无论董明珠是否连任,格力品牌“去董明珠化”不可避免。焦点在于主动过渡还是被动撕裂。若接班人顺利接棒,格力可借鉴华为“轮值董事长制”,淡化个人色彩,转向技术或制度驱动。
董明珠用34年将格力打造成中国制造标杆,也用个人IP注入灵魂。但当“董明珠”成为品牌代名词时,格力已站在十字路口:继续依赖个人IP,还是重构公众认知?答案或许藏在接班人选择与渠道更名后续动作中。
唯一确定的是,格力终须找到超越个人的掌舵者。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