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啸虎谈AI应用:商业化与出海是关键
AI导读:
朱啸虎在中关村论坛发表演讲,指出AI在应用端中国有巨大机会,但需注重商业化,全力出海。他建议创业公司拥抱开源模型和API,AI应用收入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创业者应在国内打磨产品和团队后迅速出海。
日前,投资人朱啸虎关于“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的发言在具身智能和创投领域掀起波澜,引发广泛热议。
3月31日,中关村论坛圆满落幕,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在“AI未来论坛:创新·投资·全球化”论坛上发表演讲。一登台,朱啸虎便吸引了众多站立聆听的听众,甚至有人拿起手机拍照记录。
尽管主持人试图引导朱啸虎回应近期具身智能的争议,但他却将话题聚焦于AI应用层的未来发展:“AI在应用端,中国拥有巨大机遇,但商业化至关重要。AI应用的壁垒在于技术之外,需更懂商业,全力出海。”
当天,朱啸虎以连珠炮式的发言抛出个人观点。他指出,尽管大模型过去两年备受瞩目,但随着Deepseek的出现,市场开始降温。然而,众多AI应用企业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增速惊人,几乎与当年的团购企业相媲美。但应用企业大多保持低调,不愿张扬其盈利能力。
朱啸虎还谈到,DeepSeek对AI生态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以腾讯为例,预测腾讯将成为DeepSeek开源的最大受益者。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科技投资的关键在于,科技成熟前难以商业化,但成熟后迅速普及。谁将成为最大受益人,值得深思。
朱啸虎建议,创业公司无需浪费资金训练底层模型,而应全力拥抱开源模型和API。
据他观察,AI应用收入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堪称“iPhone3时刻”。过去6个月,中美众多创业公司收入激增,每周环比增长超10%,月环比增长超20%。
为何增长如此迅速?他认为,模型已在多场景下达到让用户付费的水平。“技术路线并非关键,重要的是产品和客户需求。能否开发出符合需求的产品,才是增长的关键。”
对于AI应用,朱啸虎指出国内竞争已趋于白热化,价格战频发。因此,他建议AI应用创业者在国内打磨产品和团队,并迅速出海。
“AI应用的壁垒不在于技术,而在于AI之外的能力。创业者可以在编辑、专有硬件、人工交付等方面建立壁垒。”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