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IP模式深度解析:雷军、周云杰与任正非
AI导读:
小米SU7车祸事件引发对企业家IP模式的思考。雷军作为流量型企业家IP代表,与小米深度捆绑;周云杰一夜爆红后坚持专注研发;任正非则一直选择站在后台。三种企业家IP模式各有特色,对企业品牌发展各有影响。
小米SU7车祸事件引发了对企业家IP(个人品牌或知识产权)模式的深入反思。雷军作为流量型企业家IP的代表,不得不站出来面对舆情风暴,承诺为小米负责。
雷军与小米深度捆绑,尽管他总是在代言时提及“小米手机”或“小米汽车”,但外界普遍将雷军与小米等同起来。他的流量体质让他频繁登上热搜,为小米带来了长期的流量积累。
然而,雷军也不得不面对公众的高期待,只有他的“真人面孔”能暂时承接公众情绪。若不能拿出满分答卷,容易被舆情反噬。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则是另一种企业家IP模式。他的一夜爆红几乎是无心之举,在全国两会期间被网友关注。海尔的品牌哲学更注重“专注研发,闷声发财”,周云杰在任期内海尔取得了显著业绩,但之前几乎未上过热搜。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海尔和周云杰并不反对流量,海尔官方微博甚至为周云杰拉票,使其抖音账号粉丝迅速破百万。但周云杰坚持“我不想当网红”,希望公众更多关注海尔的品牌、服务和产品。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则一直选择站在后台。最新管理层大合照中,他依然靠边站,这体现了华为的制度大于个人、分工大于光环以及抗风险大于存在感的品牌逻辑。任正非是华为的“执棋者”,确保品牌价值观不“塌房”。
从雷军到周云杰,再到任正非,三种企业家IP模式各有千秋,适应不同类型企业和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企业家IP模式各有特色,雷军、周云杰、任正非分别代表流量型、无心插柳型和后台执棋者型。这些模式对企业品牌发展各有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