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基金高鹏:深入产业调研,挖掘成长投资新机遇
AI导读:
银河基金基金经理高鹏,凭借丰富的产业调研经验,寻找高成长性公司。他强调对成长板块的敏感性,并反思碳酸锂投资经历。同时,他关注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预计机器人板块将进入“去伪存真”阶段。
身为“科技捕手”,银河基金的基金经理高鹏在产业调研方面始终保持着勤奋的工作状态。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当天,高鹏刚刚从机器人产业链的调研现场赶回来,桌上厚厚的调研笔记和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无声印证着他的勤奋与专注。
工科出身的高鹏拥有11年证券从业经验,兼具实业背景与投研沉淀。从事投研工作以来,他常年穿梭于TMT、军工、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一线,可谓能力圈覆盖广泛的投资多面手。
用脚步丈量产业趋势
在有产业趋势的高景气领域里,寻找好时机,挖掘真正有成长性的公司,是高鹏多年秉持的投资理念。他一直在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自己的投资方法论,扎扎实实地跑产业、调研上市公司。
“投资不能纸上谈兵,必须扎进生产线。”翻开他的行程表,频繁的实地调研已成常态:在机器人车间观察关节减速器量产进度,奔赴锂电基地验证隔膜技术迭代细节,与半导体设备工程师测算国产化率曲线……这样的调研深度让他总能及时感知技术变革的脉搏。
高鹏表示,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对碳酸锂等成长板块要保持一定的敏感性,及时把握市场机会。
2022年投资碳酸锂板块的经历,让高鹏对于成长投资有了深刻的反思。他回顾说,当时碳酸锂是所有成长板块里业绩较好的方向,虽然基本面还在好转,但股价已经不涨了,甚至开始调整,这其实就是陷入了所谓的“估值陷阱”。
“所以我后来在投资框架中引入了市值因素,当一家公司达到一定市值之后,每股收益(EPS)可能还在上调,但市盈率(PE)可能很难继续上行了,这其实就反映了未来的市场预期。”高鹏对于投资的赔率和胜率格外重视,他会不断计算,做出比较。
挖掘“去伪存真”的投资机会
近年来,人工智能(AI)产业链无疑是科技投资绕不开的环节。回顾AI的发展历程,高鹏总结说,2023年海外大厂开始加大对AI的资本开支,随后是硬件公司兑现业绩,软件端企业的业绩也陆续出现冒头迹象。
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国内大厂开始加大对AI的资本开支,AI发展已经从海外主导进入了中国主导的新阶段。
“硬件端的发展主要来自于受益于大厂扩大资本开支、业绩逐渐兑现的公司;另外,新切入海外AI供应链的光模块等环节的发展也可关注。”对于国内的软件端,高鹏认为,当海外的一些商业模式“从0到1”走通之后,国内软件端“从1到N”的扩散速度将迅速提升。
作为AI重要的应用,机器人板块已经在今年一季度的股票市场上有所演绎。随着机器人行情到了一定的高度,高鹏预计会逐步进入“去伪存真”阶段,未来在板块中可以继续挖掘一些新的落地方向。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