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A股重估牛进程开启,港股牛市有望延续
AI导读:
东方财富证券陈果表示,中国资产重估进程开启,A股是反转非反弹,港股牛市有望延续,泡腾资产具长期潜力。新消费、创新药、AI和机器人具中期投资价值,但短期不确定性上升。
“中国资产的重估进程刚刚开启,未来将在人民币稳定性优势和工程师红利加速释放的双重驱动下持续深化。”近日,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策略官陈果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表示。
2024年9月24日行情启动后,陈果率先喊出“A股是反转,而非反弹!”随后陈果又因坚定看好港股及港股中以“泡腾资产”为代表的核心资产而出圈。今年以来,陈果依然看好“A股重估牛”。
在本次专访中,陈果谈到,今年下半年,港股牛市有望延续,“泡腾资产”具有长期潜力。谈及今年以来的热门赛道,陈果表示,新消费、创新药、AI和机器人这四个方向都具备中期投资价值,但它们的短期不确定性依次上升。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圈和风险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向。
展望2025年下半年的市场,陈果建议投资者从“震荡慢牛”的格局来思考操作策略。比如市场出现明显调整,可以坚定信心加仓优质资产;但如果市场交易热度较高,或主要指数已积累一定涨幅,则可保持冷静耐心等待,更好机会也还是会出现。
以下是对话实录:
中国资产的重估进程才刚刚开启
券商中国记者:您在今年提出A股“重估牛”的观点,背后有哪些逻辑?本轮“重估牛”会呈现哪些特征?
陈果:我们率先提出中国资产重估的观点,“重估牛”的核心是估值逻辑:一是人民币稳定性优势将得到更多资金认同;二是工程师红利将迎来加速收获期。综上,中国股市的重估牛进程刚刚开启,未来将在人民币稳定性优势和工程师红利加速释放的双重驱动下持续深化,行情演绎将是“先估值,后盈利”。
券商中国记者:您如何定义当前A股的市场周期阶段,有哪些信号支持您的判断?
陈果:当前A股市场处于“震荡慢牛”的偏早期阶段。从历史规律来看,A股市场存在明显的牛熊周期,综合库存周期、产能周期、政策周期以及对应市场周期规律,我们认为自2024年9月24日起A股开启了级别相对较大的牛市。预计本轮牛市的特点是持续时间较长,但进程相对温和,上涨速度不会过快。投资者需要对市场节奏有合理预期,并保持耐心。
券商中国记者:今年最看好哪些板块或者主题的机会?逻辑是什么?
陈果:今年我们主要看好两大类板块的机会。一是稳定类资产,如银行等高股息红利板块;二是具备中短期产业投资逻辑的板块,包括消费、创新药、AI机器人、军工和黄金等。这些板块不仅短期景气度较高,还具备中长期成长潜力,将获得更高预期收益率资金的关注。
港股牛市有望延续,“泡腾资产”具有长期潜力
券商中国记者: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的火爆程度令人瞩目,包括科技、消费、创新药都有阶段性的强劲表现,对此您怎么看?背后原因是什么,未来这样的趋势还会延续吗?
陈果:早在去年“9·24”前夕,我们就明确指出“港股、A股、经济、地产”的先后顺序,我们当时就认为港股将率先引领本轮中国股市“重估牛”。首先,从人民币资产重估的角度来看,港股市场的中国上市公司作为人民币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优先受益于全球资金的重新配置。其次,对于内地价值投资者而言,港股拥有一些A股市场所不具备的稀缺性标的。未来,随着人民币资产重估的持续推进以及全球资金的持续流入,港股的强劲表现有望延续。
券商中国记者:如何看待新消费今年在资本市场的走红?您在去年10月份提出看好“泡腾资产”,能否再展开聊聊。
陈果:新消费领域确实值得关注。“泡腾资产”其实不只是特定指一两家公司,而是我认为中国股市始终在映射中国经济的变迁,所以中国股市核心资产的第一梯队也在重构。从国内来说,消费人群结构正在变化,新的社交媒体平台兴起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其实不仅是年轻人,各个年龄层的消费人群的内在需求也未被完全满足,一旦有新的产品和业务形态作为优质供给出现,一样会带来显著增长。最后,更重要的是,“泡腾资产”代表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出海能力的优势公司,面向的是全球市场。
新消费、创新药、机器人等赛道均具备中期关注价值
券商中国记者:如何看待今年以来表现优异的机器人、黄金、创新药等热点主题?
陈果:这些主题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投资逻辑并非基于传统的宏观经济周期,而是各有其独特性。AI和机器人领域,尽管产业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但市场对其中期趋势仍较为看好。黄金则基于全球资源地缘政治周期和美元信用周期,形成了中期投资逻辑。这些主题的共性在于,它们的走势相对独立于短期经济波动。
不过,AI和机器人的投资难度相对较大。科技投资的特点是,虽然长期趋势可能明确,但短期进展和催化因素难以预测。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关注新消费或创新药等主题。
在我看来,新消费、创新药、AI和机器人这四个方向都具备中期关注价值,但它们的短期不确定性逐次上升。因此,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圈和风险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向。
券商中国记者:您刚刚提到持续看好创新药的表现,经过今年以来的巨大涨幅,后续您觉得还有多少空间?
陈果:中国创新药企业与全球主要医药公司相比,市值仍有较大差距。但在工程师红利加速释放等因素促进下,中国创新药企业的竞争力和全球领先公司的差距缩小是大趋势。近期的BD(商务拓展)进展可能只是产业竞争力验证的开始。
当然也需要注意的是,创新药本身也类似科技行业,虽然有BD模式,但整体来看研发的商业效果最终还是需要较长时间验证,其中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而BD模式本身也是基于全球化和中美合作。所以一方面,仍需关注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性对创新药的国际化合作至关重要,如果逆全球化显著加剧,可能对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如果市场出现明显调整,建议坚定加仓优质资产
券商中国记者:红利资产在过去两年也有不错的表现,对这个资产现在你的看法是什么?
陈果:红利资产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稳定性,红利未必是最优资产,但红利低波是一种不错的策略。当然与两年前相比,A股红利资产股息率已有所下降,保险资金开始增加对港股红利的关注与配置,这是市场环境变化的体现。
从中期来看,一些尚未被归入红利资产的公司,随着分红率的提升,未来有望逐渐进入红利资产范畴。未来会有一批传统行业龙头公司,成为有一定盈利增长的红利资产。
对红利资产与成长资产的配置,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进行平衡。
券商中国记者:如果请您给2025年下半年的A股投资者一条最重要的建议,会是什么?
陈果:对于2025年下半年的A股市场,我的建议是:投资者可以将市场视为“震荡慢牛”的格局,以此来思考市场特征和操作策略。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