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基金经理回顾2022年挑战与反思,展望2023年市场机遇与投资策略,强调敬畏市场、坚守自我,过往经验照亮未来之路。

摘要 【基金经理反思与展望:过往经验照亮未来之路】2022年,基金经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宏观政策预判难度加大,管理人在策略选择上陷入两难,价值派与成长派均面临困境。然而,自2022年底以来,基金业绩开始修复,基金经理们也在反思中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回顾过去一年,各类负面冲击让基金经理措手不及,宏观政策环境复杂多变,使得预判变得尤为困难。管理人在进取与稳健之间徘徊不定,价值派基金经理警惕价值陷阱,成长派基金经理则纠结于止盈止损。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多数投资方法显得不再灵验。

然而,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自2022年底以来,基金业绩开始迎来修复,基金经理们也在反思中汲取了力量。他们开始更加注重长期增长潜力,警惕短期价值陷阱,并努力在组合管理中实现行业暴露与估值的平衡。

华泰柏瑞基金的何琦在基金三季报中反思了自己的投资决策,认为应更多布局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易方达基金的张坤则从财务理论出发,缓解了持有人的短期焦虑,强调了长期投资的重要性。他们的反思与行动,为市场带来了积极的反馈。

在反思的同时,基金经理们也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张坤在去年四季度初就暗示市场已到底部,而何琦也直言港股可能已经见底。事实证明,他们的判断是准确的。随着市场的反弹,他们管理的基金净值也实现了显著增长。

展望2023年,基金经理们普遍持乐观态度,但也难掩谨慎。他们认识到征服自己比征服市场更重要,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同时,他们也看到了市场中的机遇与挑战,并准备加大布局力度。

招商基金的朱红裕表示,做投资最终是征服自己而不是征服世界。他认为基金经理应该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提升自我。丘栋荣则持续坚定看好港股并强调对市场的敬畏之心。银华基金的李晓星则总结了权益市场的特点并提醒投资者要时刻保持警惕。

在投资策略上,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复苏将成为市场的主导因素。他们建议投资者要放宽视野、把握周期波动并关注时代趋势。同时,他们也建议投资者沿着政策持续鼓励的高景气度方向和短期政策有明显纠偏的困境反转方向寻找投资机会。

总之,基金经理们在反思与展望中找到了前行的方向。他们将继续坚守自我、敬畏市场并努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原标题:基金经理反思与展望:过往经验照亮未来之路)

(责任编辑: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