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高涨带动银行理财布局黄金资产,投资者需谨慎布局
AI导读:
金价持续攀升带动银行理财加速布局黄金资产,推出多种黄金理财产品。投资者需谨慎布局,关注风险,选择适合自身的理财方式。同时,积存金业务也备受青睐,成为投资者热门选择。
随着黄金价格的不断攀升,众多投资者开始寻找与黄金相关的理财产品,期望能从中获益。家住北京的投资者王攀便是其中之一,他向贝壳财经记者透露,自己正积极寻找投资黄金的理财产品和机会,对于春节前未能及时入手黄金理财感到懊悔。
新年伊始,金价持续刷新历史新高。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含有“黄金”字样的待售银行理财产品共计48只,其中38只由银行理财公司发行。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银行理财对于黄金资产的布局正在加速,也体现了投资者对于黄金理财产品的热情。
自去年以来,黄金价格持续走高,与黄金相关的理财方式也随之受到热捧。在这一轮金价上涨的过程中,不少理财产品的净值水涨船高,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同时,银行的积存金业务也备受投资者青睐,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通过积存金盈利的页面。
然而,面对持续走高的金价,也有投资者表示担忧。他们认为,黄金价格已经处于高位,应做好价格下跌的准备。那么,在当前形势下,黄金投资是否仍然值得入手呢?多位受访的分析人士认为,由于黄金是重要的避险资产,在全球形势不确定性较强的背景下,黄金价格长期来看或仍具有上升空间。但短期内,金价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震荡下行的态势。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黄金投资时,应充分关注风险,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财方式。
银行理财加速布局黄金资产,结构化产品增多
春节假期结束后,黄金价格一路飙升,多次刷新历史高位。2月5日,现货黄金一度触及2882.390美元/盎司的高点,COMEX黄金期货价格也升至2900美元/盎司关口上方。在这一背景下,银行理财对于黄金资产的布局进一步加速。
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当前共有47只标明为“黄金”字样的理财产品处于存续状态,主要由招银理财、光大理财、民生理财、平安理财以及外资银行发行。另有38只标有“黄金”字样的理财产品处于待售状态,其中招银理财的产品占多数。这些理财产品主要以固收类为主,且“黄金看涨二元策略”和“黄金自动触发策略”成为了主流策略。
“黄金看涨二元策略”是指底层资产中部分资产将挂钩黄金的二元期权等衍生品价格,并在产品存续期内保持看涨状态。而“黄金自动触发策略”则会对挂钩黄金的资产价格设置不同的区间和对应的业绩比较基准。在设定的观察日内,若黄金资产价格超出或低于某一价格时,理财产品就会提前终止。这两种策略都旨在在金价波动中为投资者带来收益。
积存金投资受热捧,银行营销活动频繁
随着黄金价格的攀升,积存金业务也成为了投资者青睐的投资方式。不少投资者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通过积存金盈利的“战绩”。积存金是由金融机构推出的一种黄金投资储蓄产品,它将黄金投资与储蓄存款相结合,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灵活的投资渠道。
春节前后,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积存金业务,不少银行还开展了营销活动。如南京银行、民生银行等均在年初推广了自家积存金业务;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则针对福建地区(除厦门外)成功办理“积存金”“如意金积存”主动积存的个人客户推出了福利活动。此外,东莞农村商业银行也将自今年3月1日起下调积存金服务价格。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黄金价格过高,不少银行在去年多次上调了积存金投资的单次购买和新增定投购买积存金的起点金额,以提示投资者投资风险的上升。
金价高位震荡,投资者需谨慎布局
面对持续高涨的黄金价格,投资者现在是否还能“上车”呢?业内普遍认为,虽然金价走势在短期内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震荡下行的态势,但长期来看或仍具有上升空间。不过,投资者在进行黄金投资时仍需谨慎布局。
花旗银行指出,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因素,全球主要投资银行普遍上调了对黄金价格的预期。而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则认为,当前金价的升高主要是由于避险情绪所致。展望后市,实际美债收益率延续下行态势、避险需求或将较长时间存在等因素将对金价上涨形成支撑。综合来看,2025年黄金价格仍将延续上涨行情。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进行黄金投资时应充分了解市场风险,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理财方式。同时,还需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和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此外,专家还建议投资者在短期内可暂缓投资黄金,待价格回落后再做布局。
(文章来源:新京报,部分数据和信息来源于中国理财网、各大银行及金融机构公开资料)
![](http://example.com/image1.jpg)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