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深化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包括科创成长层设置及IPO预先审阅机制,旨在增强科创板对科技创新的制度包容性,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科创板日报》7月13日讯(记者陈俊清)今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深化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旨在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

上交所共发布3项新业务指引及2项修订业务指南。6月18日至25日,上交所已听取市场主体意见建议。市场各方给予积极评价,认为改革增强了科创板对科技创新的制度包容性,有助于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即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

《科创板意见》明确科创成长层基本要求,《科创成长层指引》细化有关要求。规则发布后,上交所将抓好4方面工作,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包括坚守定位、调出条件“新老划断”、强化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

业内专家表示,科创成长层的设立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适配的资本市场平台。中信证券高管等也表示,科创板成长层制度为前沿领域企业开辟了更畅通的IPO通道。

▍IPO预先审阅机制适用情形明确

为降低优质科技型企业过早披露信息的不利影响,上交所在科创板试点引入IPO预先审阅机制,并明确了适用情形、申请文件要求、工作机制和衔接安排、信息披露要求等。

证监会及交易所也将多措并举保障审核质量和投资者知情权,包括“平等对待”发行上市审核标准不降低,“督促充分披露”信息披露义务不减损。

▍细化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认定标准

如何识别科技型企业的科创属性和商业前景是个难题,而市场化机制有独特优势。上交所本次发布的《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细化了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认定标准,包括主体、投资经验、持股比例和期限等方面。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强调,发行人自主认定和披露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只作为审核参考,不表明其符合科创属性要求或发行上市条件。业内专家表示,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将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精准识别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机制。(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