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1+6”规则落地 增强制度包容性
AI导读:
7月13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1+6”配套业务规则,旨在解决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痛点,增强制度包容性。专家、科创板公司董事长等纷纷发声,认为改革适应科技创新需求,提供适配资本市场平台,加速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进程。
科创板“1+6”配套业务规则落地。
7月13日,上交所正式发布了《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等配套业务规则。专家学者、科创板公司董事长等纷纷发声,认为此次改革着力解决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痛点难点问题,主动适应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了科创板对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专家学者:科创成长层提供适配的资本市场平台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金融学教授张宗新表示,科技型企业往往经营业绩不确定性大,资本市场服务能否有效覆盖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是市场各方判断制度包容性的标识性因素。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加适配的资本市场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博士姚亚伟表示,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重要参与主体,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能够借助顶级风投、产业基金等专业机构的眼光,为审核注入“市场智慧”。
科创板公司掌门人:专属通道加速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进程
泽璟制药董事长盛泽林表示,作为首家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公司已实现多个创新药获批上市。此次设立科创板成长层等政策,将支持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硬科技企业上市融资。
奥比中光董事长黄源浩表示,公司的每一步成长都植根于资本市场日益包容的融资环境,也得益于各项改革举措的扎实落地。
券商投行:对未盈利企业集中管理便于投资者识别风险
华泰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陈天翔表示,科创成长层的设立能更好支持早期创新企业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向市场进一步传递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吸引更多资源投入科技创新。而对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集中管理便于投资者更好识别风险。
招商证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杰表示,科创成长层的设立增加的不仅仅是一个板块,更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闭环生态的关键一环。
创投机构:提升科创板对耐心资本的吸引力
浦东科创集团海望资本执行总裁孙加韬表示,允许非盈利高科技企业上市,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带动了全社会投资硬科技的热潮。
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曹正表示,科创板改革“1+6”政策的推出,将极大提升科创板对优质公司和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吸引力,为我国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加精准、更加有力的资金支持和资源配置平台。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