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包括科创成长层指引等,旨在维护市场稳定,为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提供适配平台,并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上交所7月13日正式发布的《科创成长层指引》《预先审阅指引》和《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等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引发多位专家学者、机构负责人的热议。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有利于更好维护市场稳定,减少改革阻力,为增量制度改革提供更可控的“试验空间”,又有利于集中管理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便于投资者更好识别风险,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为未盈利企业

  提供资本市场适配平台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目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张宗新教授表示,纳斯达克对未盈利企业上市给予较高包容度,2019年以来,超过50%的企业上市时未盈利。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尤其是成长初期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加适配的资本市场平台。

  6月18日至6月25日,上交所通过多种渠道听取市场主体对《科创成长层指引》等规则的意见建议,对合理化建议予以吸收采纳。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相比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的《科创成长层指引》对盈利的判定,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作为判断依据。

  招商证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杰表示,科创成长层的设立,增加的不仅仅是一个板块,更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闭环生态的关键一环。

  按照《科创板意见》的要求,科创成长层股票简称后增加了特殊标识“U”。上交所已组织市场对行情终端和交易终端展示进行优化。

  华泰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陈天翔表示,对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集中管理便于投资者更好识别风险,作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包括华泰证券和招商证券在内的券商均表示,将向投资者充分揭示科创成长层企业相关风险。

  科创板IPO预先审阅

  不减损信息披露义务

  科技型企业在筹备上市过程中,会涉及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策略、上市计划等敏感信息。科创板此次试点预先审阅机制,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提出的预先审阅申请,在企业正式申报IPO前,上交所将对其发行上市申请文件按照审核要求进行把关,以提高正式申报质量和审核效率。

  达晨财智业务合伙人刘济帆表示,引入预先审阅机制等举措,可以提高正式申报质量和审核效率,使科创板制度更具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

  预先审阅期间的相关信息暂缓发布,并不意味着信息披露“打折”。记者了解到,证监会和上交所将多措并举保障审核质量和投资者知情权。

  为保护投资者权益,上交所要求,如预先审阅后企业正式提交发行上市申请,不仅要依法依规履行各项信息披露义务,还要将预先审阅阶段的问询和回复一并对外披露。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

  为审核注入“市场智慧”

  如何精准识别和判断科技型企业的科创属性和商业前景,始终是个难题。为此,上交所制定了《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鼓励其按照规则规定自主认定、自愿披露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信息。

  姚亚伟表示,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重要参与主体,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能够借助顶级风投、产业基金等专业机构的眼光,为审核注入“市场智慧”。

  刘杰也表示,通过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机构以自身资金和声誉对企业背书,形成实质性的风险绑定,有望更好地帮助监管层和市场快速识别真正具备成长潜力的企业。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是境外市场一项较为成熟的制度。业内普遍认为,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是科创板发挥“试验田”作用积累可推广、可复制经验的又一改革实践和有益探索。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