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杭州产投融生态大会上,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提出开源是中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换道超车”的关键路径,并强调构建自己的生态。与会者聚焦人工智能主线,形成AI投资共识。地方政府也在孕育新打法,优化AI产业布局。

科创板日报》8月1日讯(记者张洋洋)“除了靠出口商品赚钱,我们能不能靠技术授权、开源许可赚知识产权的钱?”在第三届杭州产投融生态大会上,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提出核心问题。

李家庆认为,开源是中国在国际科技竞争格局中“换道超车”的关键路径。以huggingface社区全球十大开源模型榜单为例,其中9个是中国公司,这意味着中国在人工智能、开源领域占领先位置。

“开源不是把闭源的东西公开化,而是构建自己的生态。”李家庆强调,在英伟达、ARM体系下,中国在RISC-V、AI推理场景等具有突破机会。他判断,未来5-10年,RISC-V芯片将在IoT、AI终端推理等场景中占据至少1/4市场份额。

会议上,顶级创投机构负责人聚焦人工智能主线。当下,一级市场对AI投资形成共识,新基础设施在重构,产业估值体系在重估。

“AI时代一定会诞生一批‘超级赢家’。”同创伟业董事长郑伟鹤提到,尽管当前一级市场资金链偏紧,但“低估”孕育着资产重估机会,“小规模投入撬动大回报”的时代正在到来。

郑伟鹤以投资的企业为例,AI芯片企业燧原科技在资本冷静期仍获得多轮融资,表明投资人对AI底层能力重建的长期看好。

作为创投基金,郑伟鹤强调了“分散化投资”与“反脆弱组合”的重要性,AI行业高失败率、高试错率,投资机构要建立容错机制。

启明创投的2025年AI十大展望中提出,今年AI进入“技术与应用的共振周期”,大规模的应用已经开始落地。

在此背景之下,地方政府也在孕育新打法,以“场景驱动+基金撬动”方式,优化当地AI产业布局。

当日,杭州发布了“杭创E站”平台,作为科创企业服务平台,汇聚五大资金要素服务和X项增值服务。还有杭州金投提出的“共建杭州人工智能开源产业投资生态体系”,以及杭州资本推出的“2358”创新创业服务矩阵。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