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将接受审核,公司主营协作机器人研发生产,业绩稳定增长,技术领先,获多项荣誉,将推动协作机器人成为全球产业升级工具。

  8月1日,上交所官网显示,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节卡股份”)科创板IPO将于8月8日接受上交所上市委审核。招股书显示,节卡股份成立于2014年,公司主要从事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并从事包括集成设备及自动化产线在内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

  根据招股书,节卡股份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077.75万元、34,955.62万元和40,043.16万元,呈快速增长趋势。根据公司第二轮问询回复,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11,080.82万元,展现出良好的业务发展趋势。

  业内人士表示,本次节卡股份作为符合条件的优质未盈利企业宣告上会,充分体现了科创板对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的支持,是科创板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重要体现,进一步彰显了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将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协作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迎来快速发展。记者梳理发现,随着《“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的密集出台,不仅明确了行业发展方向,更在技术攻关、应用推广等方面提供了系统性支持,也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能。

  根据招股说明书,节卡股份协作机器人产品已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节卡股份作为国内“协作机器人三杰”之一,销量规模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并得到了丰田、东山精密、中国中车、星宇股份、立讯精密、伟创力、施耐德及智元新创等国内外知名客户群体的高度认可。公司产品凭借安全协作、灵活易用及远程交互等核心优势,展现出优异的场景适配能力,已成功应用于“中国天眼”(FAST)运维、汽车水冷板焊接、航空发动机叶片打磨等高端技术场景,并在半导体封测、航天装备装配等精密制造领域实现突破。市场覆盖方面,产品已深度渗透汽车零部件、3C电子、新能源等工业场景,同时向医疗、教育、零售等消费服务领域加速拓展。

  节卡股份业绩逐年稳定增长,源自公司在协作机器人领域多年深耕形成的坚实技术积累。公司创始人及团队具有深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基因,并且建立了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拥有研发人员157人,占比为31.91%;从研发人员学历构成来看,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43.31%,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89.17%,技术人才覆盖协作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研发流程。公司协作机器人产品在自重负载比、重复定位精度、防护等级、平均无故障时间等方面整体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授权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132项,软件著作权67项。公司曾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大奖(CIIF)、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作为协作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节卡股份深度参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主导制定了《GB/T39590.1-2020机器人可靠性》等多项行业标准,多次入选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及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是首批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的本体制造企业。公司正加速数字化转型,构建覆盖研发、供应链到服务的全链路数字化生态,推动协作机器人从“专业装备”向“普及化工具”转变。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浪潮下,公司将继续以智能化、数字化为核心,推动协作机器人成为全球产业升级的新质生产力工具。(厉平)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