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2年ChatGPT引发AI争夺战,如今科技巨头财报亮眼,巨额资本开支转为利润增长。谷歌、微软、Meta等加大AI投资,用于基建和人才。AI开始“造血”,货币化路径清晰,但巨头们仍陷入“FOMO 2.0”,持续投入AI基建。

2022年11月30日,ChatGPT的横空出世,拉开AI争夺战序幕。如今900多天过去,巨额资本开支开始转为利润增长——AI技术领先公司开始赚钱

最新美股财报季中,谷歌、微软、Meta业绩“炸场”: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二季度营收964.28亿美元,净利润281.96亿美元;微软第四财季营收764.4亿美元,智能云业务营收298.8亿美元;Meta第二季度营收475.2亿美元,净利润183.4亿美元。

几家科技巨头进一步加大AI投资力度。谷歌第二季度资本支出224.46亿美元,2025年全年规划上调至850亿美元;微软预计2026财年第一季度资本支出将超300亿美元;Meta全年资本支出规划在660亿美元至720亿美元之间。

为何上调资本开支?为AI基建:投入AI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Meta还要加上“为了人才战”。此外,OpenAI和xAI也没有减弱AI基建投入力度。

▌AI开始“造血”

时钟转到一年前,科技巨头们AI巨额资本开支换不回实际收益。站在一年后的今天,科技巨头们终于能拿出财报和用户数据回答:值。谷歌Gemini应用月活用户达4.5亿,微软Azure业务规模超750亿美元,Meta营业利润率高达43%。

据广发证券梳理,科技巨头们的AI货币化路径各有侧重,但也十分清晰。分析师指出,AI在赋能传统业务、打通存量业务、拓展增量业务上有极大潜力。

▌“FOMO 2.0”

在科技巨头的AI投资狂潮中,“FOMO”一直伴随左右。谷歌和Meta都曾袒露过这种“怕”。当AI投资回报路径逐渐清晰,AI开始真正“造血”,科技巨头们似乎反而陷入了更为激烈的“FOMO 2.0”。比如OpenAI,依旧需要筹措巨资。还有亚马逊,AWS业务表现拖累股价,分析师担心其AI开发落后对手。

统计数据显示,谷歌、微软、Meta和亚马逊四家公司,预计今年将在AI基建上投入超3500亿美元,2026年将超过4000亿美元。几家科技巨头走出的路径,都验证了AI转为“造血”利润中心的可行性。ROI日渐清晰的同时,对于巨头们而言,“放松”反而是最危险的选项。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