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扩大制度包容性
AI导读:
科创板掀开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新篇,6年来汇聚589家“硬科技”企业。最新政策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未盈利企业研发成果加速兑现,科创板持续推动前沿技术发展和产业变革,增量改革迎来更可控“试验空间”。
丨来源:金融时报
6年前,科创板掀开了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新篇。6年来,汇聚589家“硬科技”企业的科创板从未停止探索。一个月前,《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发布,为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再度加码。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面对科技型企业对资本市场提出的更加多样化需求,科创板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正是其给出的最新答卷。
未盈利企业研发成果正加速兑现
据统计,6年来,共有54家未盈利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依托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累计投入研发超1600亿元。截至目前,已有22家未盈利企业在上市后实现盈利并“摘U”。
持续推动前沿技术发展和产业变革
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硬科技”企业,建立了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制度等。截至目前,科创板上市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八成。
增量改革将迎来更可控“试验空间”
试点一些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政策举措是此次“1+6”改革的最大亮点。具体而言,“1”即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6”是在科创板创新推出6项改革措施。7月13日,上交所正式发布一系列配套规则。
分析人士表示,《科创板意见》是深化改革的更进一步,也是新的起点。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金融学教授张宗新表示,随着科创成长层制度的完善,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加入。(作者:张弛)(文章来源:上交所发布)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