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六载辉煌:硬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AI导读:
科创板迎来六岁生日,589家上市公司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茁壮成长,总市值超7万亿元。研发投入达1681亿元,创新成果显著,进口替代和国际首创不断增加,出海势头强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近日,科创板迎来6岁“生日”。在这片为“硬科技”而设的改革试验田里,6年间,共有589家上市公司在这里落地生根、茁壮成长。这些企业集中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截至7月底,总市值已超7万亿元。从这些“硬科技”企业的创新轨迹中,能够看到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势能。
科技创新多点开花,创新要素加速汇聚,自主可控水平稳步提升——
2024年,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681亿元,同比增长6.4%。同时,已有研发人员24万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近三成。去年全年新增发明专利2万项,已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
科创板公司的创新成果中,进口替代和国际首创不断增加,自主可控水平稳步提升。据统计,三成科创板公司的产品或在研项目在行业内具有首创性,超八成公司核心产品瞄准进口替代及自主可控。
产业创新积厚成势,创新企业串珠成链,打造硬核产业体系——
依托成果转化平台,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实现超导产品、高端钛合金等产品完全进口替代。科创板上市公司中,超六成公司的创始团队为科研人才或行业专家。
科创板上市公司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的同时,也加快在重点领域形成矩阵式产业集群。在集成电路领域,上市公司达120家,涵盖产业链各环节。在生物医药领域,11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创收齐头并进。在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领域,约180家公司持续赋能制造业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板公司出海势头强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173家公司境外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63家公司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或地区。
“透过科创板这个观察的窗口,能够清晰地看到我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态势。”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科创板将不断深化改革,推动更多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双向奔赴。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