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并购活跃,头部企业引领新潮流
AI导读:
近日,中芯国际、晶升股份等科创板企业披露并购预案,科创板并购重组活力持续释放。数据显示,科创板新披露并购交易达134单,头部企业积极布局,推动行业技术突破与资源整合。
近日,中芯国际、晶升股份披露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并复牌,成为科创板并购的最新案例。数据显示,自“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科创板新披露并购交易达134单,其中2025年以来新增73单,交易标的更趋多元,叠加近期头部企业密集参与,科创板并购重组活力持续释放,展现出科创板市场的强劲动力。科创板并购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近期并购披露迎高峰,头部企业积极布局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及二级市场企稳回升,科创板并购重组迎来披露“小高峰”,8月以来新增披露15单,已披露交易金额超24亿元,半数为发股类或现金重大类资产重组,华虹公司、中芯国际等头部企业的重磅交易尤为引人关注。
8月31日,华虹公司披露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上海华力微97.4988%股权预案。华力微专注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为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新增3.8万片/月的65/55nm、40nm产能。业内人士表示,此举既履行了科创板上市时解决业务重叠的承诺,也有望在工艺优化、良率提升等方面形成协同,进一步增强客户服务能力。
9月9日,中芯国际披露发行股份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实现100%控股。中芯北方深耕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开发,2024年营业收入129.79亿元,同比增长12.12%,归母净利润16.82亿元,同比增长187.52%。作为上市公司体内优质盈利产能,此次收购将进一步提升资产质量,巩固行业地位。
除龙头企业外,其他公司也通过并购整合资源、拓宽领域。8月30日,泰凌微披露收购磐启微100%股权预案,双方同属低功耗无线物联网芯片设计领域,泰凌微将融合对方在超低功耗、高射频灵敏度等方面的技术,强化在低功耗蓝牙、Zigbee等产品的竞争力。8月4日,芯导科技拟通过发行可转债及支付现金收购瞬雷科技,将业务从消费电子拓展至汽车电子、安防仪表等泛工业领域,以实现业务结构升级。
前期项目加速落地,标杆案例树立信心
“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科创板并购重组功能持续深化,前期项目加快落地,截至目前134单交易中已有80单完成,“亏收亏”、产业链协同整合等案例落地,为市场树立标杆,积累经验。
9月5日,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72.33%股权完成交割,成为收购未盈利资产的标志性案例。标的公司采用市场法估值,充分体现新质生产力资产的估值创新性和技术价值。交易后,上市公司将一体化管理自身10万片/月与标的公司7万片/月的8英寸硅基产能,强化车规级IGBT、SiC模块等全产业链布局,实现国内首个8英寸SiC器件规模化量产,推动行业技术突破。
同日,华海诚科收购衡所华威70%股权的交易获上交所重组委审议通过并提交证监会注册。两家公司分居半导体环氧塑封料国内出货量第二、第一位,交易完成后年产销量有望突破2.5万吨,跃居全球第二。因双方同属同一细分领域,为提升整合效果,交易未设置业绩承诺和减值补偿,彰显对行业长远发展的信心。
长盈通收购生一升光电100%股权的交易效率显著提升,自5月中旬上交所受理至9月初证监会注册,仅用三个多月,体现出科创板并购重组审核的高效与规范。此外,沪硅产业收购新昇晶投、新昇晶科、新昇晶睿相关股权的交易,将于9月12日接受并购重组委审议。作为典型“亏收亏”案例,上市公司是国内半导体硅片龙头企业,标的公司为上市公司二期300mm大硅片项目的核心实施主体,目前尚未盈利。本次交易后,上市公司将实现对300mm大硅片全产业链的控制。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