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械行业创新与出海双轮驱动,业绩增长显著
AI导读:
2025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创新活力迸发,多家公司发力AI与机器人技术。同时,医械公司出海成效显著,拓展海外市场,带动业绩增长,医疗全球化布局加速。
“2025年及未来一段时间,公司将通过投资并购、战略合作、业务协同等举措,加快推进智能DR解决方案、AI基层医疗等创新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助力医疗创新发展。”9月17日,康众医疗董事长、总经理刘建强在2025年半年度科创板医疗器械及医疗设备行业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上,就公司未来发展回应投资者。此次会议聚焦医疗创新,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当天,心脉医疗、祥生医疗、康众医疗、奕瑞科技、三友医疗、赛诺医疗等20家企业齐聚,与投资者互动,介绍公司最新业务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2025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呈现向内深耕技术、向外延伸市场的特点,医疗创新活力与增长动能持续迸发。多家上市公司发力AI与机器人等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部分公司出海已从初步探索期进入全面落地期,通过开拓细分市场、突破海外注册等举措实现营收攀升。
多家医械公司聚焦AI和机器人两项前沿技术,攻坚成果显著。作为AI超声领域先锋,祥生医疗2025年上半年以“大模型+小样本”的策略突破数据瓶颈,推出全应用智能超声解决方案Sono AI,实现心脏、妇产、血管等领域超声检查的智能扫查、精准测量、辅助诊断等全链条智能化升级,引领医疗创新潮流。“公司的Sono Family系列产品目前已搭载Sono AI,让影像价值贯穿诊疗全过程。”祥生医疗董事会秘书及财务负责人周峰透露。
上市公司在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受到投资者关注。天臣医疗董事长陈望宇回应称,公司正在研发集约式智能手术平台及执行末端(MA),目前设计验证顺利,计划未来适时启动创新医疗器械注册申报,推动手术机器人技术普及化,为医疗创新贡献力量。
三友医疗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孵化的脊柱手术机器人及相关智能化产品已获批进入创新通道,后续将持续深化手术机器人业务布局,助力医疗行业创新发展。
此外,部分医械公司精准布局新兴赛道。威高骨科总经理卢均强称,公司瞄准骨科手术微创化趋势,重点研发脊柱微创、颅骨颌面修补等产品;同时成立医工结合转化中心,与临床专家协作开发骨科微创、3D打印、运动康复等领域的创新产品,推动医疗技术创新。
出海新进展是投资者追问的另一大重点。2025年上半年,多家医械公司拓展海外市场,全球化布局成效显现。陈望宇表示,公司上半年新增3个国家市场准入资质及14张海外产品注册证,境外收入达5347.01万元,占比34.24%。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产品已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医疗出海成果显著。
2025年上半年,奕瑞科技在海外齿科市场进展喜人。奕瑞科技董事长、总经理顾铁称,公司在南美等海外齿科新兴市场的拓展取得进展。同时,公司正瞄准发展中国家构建国产品牌、推动当地医疗及工业X线影像设备本土化制造的迫切需求,为其市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促进医疗全球化。
海外市场的发展有效带动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微电生理2025年上半年国际市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40%。微电生理总经理孙毅勇称,公司产品上半年进入墨西哥、英国、卢旺达等市场,三维手术在20多个国家落地,其中德国、阿塞拜疆市场成功完成首例三维手术,彰显医疗创新实力。
天智航总经理徐进透露了出海新规划:“公司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及工具包已获得欧盟CE认证,未来将针对不同海外市场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策略,通过参与海外展会、接触洽谈国际潜在合作伙伴等方式拓展业务,稳步构建国际业务网络,推动医疗国际化。”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