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成长层企业:增收减亏,创新成果频出
AI导读:
今年6月18日,科创板“1+6”改革启动,设立科创成长层。近期多家企业进入成长层,科创板企业增收减亏趋势向好,创新成果频出,再融资、并购重组制度助力企业研发与扩张。
今年6月18日,科创板“1+6”改革启动,宣布设立科创成长层,32家尚未扭亏的存量未盈利上市企业全部入层,科创板发展迎来新机遇。自上市以来,相关公司加快增收减亏,接连斩获重磅研发成果,总市值突破万亿元,展现出科创板企业的强劲实力。
近期,禾元生物(688765.SH)、西安奕材(688783.SH)、必贝特(688759.SH)等正在发行、即将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直接进入成长层,为科创板注入新的活力。
据统计,科创板开板至今共支持54家未盈利公司上市,22家公司上市后实现盈利并“摘U”,平均每年“摘U”4家,科创板企业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增收减亏趋势向好
2024年,32家成长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75.75亿元。29家公司营收突破1亿元。从营收规模看,13家公司营收超过10亿元,营收规模最大的百济神州(688235.SH)已突破270亿元;营收增长速度同样亮眼,以2019年为基数,成长层公司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27.87%,比板块同期营收复合增长率高出近4个百分点。其中,14家公司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2025年上半年,成长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7.79%,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受产品处于导入期、高研发投入、高折旧摊销等影响,成长层公司普遍亏损,但亏损规模日趋减小。2024年,19家成长层公司同比减亏,其中16家公司同比减亏幅度超过20%。2025年上半年,成长层公司整体大幅减亏71.23亿元,21家公司同比减亏,其中13家公司同比减亏幅度超过20%。例如,寒武纪(688256.SH)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连续四个季度盈利,累计盈利金额超18亿元,科创板企业减亏成效显著。
过去五年,科创板已有22家未盈利上市企业实现盈利并“摘U”,平均每年“摘U”4家,科创板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创新成果频出
成长层公司以高水平研发投入为增长“基因”。2024年,32家成长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达306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65.40%,领跑科创板,科创板企业创新动力强劲。
创新药企业在科创板托举下,集中进入“收获期”。成长层创新药企业累计推出20款具备“全球新”属性的国家1类新药,推动10款新药的17项适应症取得“突破性疗法”认定。譬如,泽璟制药(688266.SH)作为上市初期为0收入的研发型企业,上市前一年净资产仅7000万元,上市后陆续研发成功多纳非尼、卡昔替尼等创新药,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晚期肝癌、骨髓纤维化等病症带来新的治疗方案,科创板企业创新成果丰硕。
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上市后加速通关技术节点。云天励飞(688343.SH)的 DeepEdge 10芯片上市当年即进入量产阶段,是国内基于“算力积木”打造的首颗国产工艺边缘AI芯片,为我国深空探测实验室的自主可控星载计算提供支撑。
再融资、并购重组制度助力企业研发与扩张
对于内生增长模式的企业,再融资“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发布,支持符合条件的公司突破再融资补流比例限制,将募集资金投入研发项目。目前,已有迪哲医药(688192.SH)、奥比中光(688322.SH)、寒武纪3家成长层公司适用该项标准,募集资金中用于投入研发的资金占比超过30%,科创板再融资政策助力企业研发。
并购重组制度助力公司外延式发展。自“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累计披露6单并购交易,均为产业并购,其中不乏收购优质未盈利企业、跨境并购等创新型案例。其中,芯联集成(688469.SH)通过“股份+现金”方式收购未盈利标的芯联越州72.33%股权,交易完成后,芯联集成可一体化管理公司10万片/月和标的公司7万片/月的8英寸硅基产能,科创板并购重组助力企业扩张。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