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曦股份科创板IPO获批,国产GPU迎来新机遇
AI导读:
11月13日沐曦股份科创板IPO注册申请获证监会批准,估值超210亿,2022-2024年营收大幅增长。其上市获政策支持,有望迈向高速增长周期,募资将用于高性能GPU研发,国产GPU产业有望迈向规模应用。
11月13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沐曦股份”)科创板IPO注册申请获证监会批准。这家估值超210亿元、2022~2024年营收从42.64万元飙升至7.43亿元的独角兽,科创板上市更近一步。近年来,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对芯片半导体等硬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扩大,我国芯片产业快速发展,众多国产芯片厂商迎来高速增长黄金期。
沐曦股份作为国内GPU行业的领军企业,凭借科创板“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制度优化,有望迈向下一个高速增长周期。此次,证监会同意沐曦股份的注册申请,背后是中国资本市场对硬科技“高研发、长周期”属性的包容升级,更是国产算力芯片从“技术验证”走向“规模应用”的行业突围信号。沐曦股份的上市促进了算力生态圈的完善,也对其他算力独角兽发展是一种鼓励!
第四套标准支撑国产GPU龙头上市
自沐曦IPO进程启动以来,行业内对这一国产算力芯片龙头的重大资本事件广泛关注,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家估值超过210亿元的芯片独角兽若成功登陆科创板,这对国产算力芯片行业以及科技行业具有标志意义。按照沐曦股份的测算,公司预计最早在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然而科技赛道的竞争是“赶早不赶晚”,晚一年可能就意味着在竞争中落败。特别是GPU芯片研发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的行业特征,前期大额研发支出是获得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投入。
制度优化培植资本沃土,硬科技企业迎来成长甘霖
进入“十五五”发展新阶段,多项政策制度层面的优化创新为沐曦股份这样的硬科技企业带来了新一轮增长沃土。在宏观政策指引方面,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仍是“十五五”阶段的重要任务,“十五五”规划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资本市场制度优化方面,2025年9月22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指出,融资端改革持续深化,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出“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等举措。
第四套标准有利于未盈利硬科技企业,更深层的制度支撑在于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产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质量发展的撑能。这一系列制度优化,实质上提升了国内资本市场对硬科技“高研发、长周期”的包容度与资源配置效率。在这一标准下,沐曦股份等国产GPU企业也在积极寻求上市,资本市场正给予硬科技企业更宽容的环境和更强劲的支持。
募资开发新一代推理GPU
作为国内GPU芯片设计领域的头部企业,沐曦股份专注于通用GPU芯片研发,在AI芯片这一被国际厂商长期主导的细分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在报告期内,沐曦股份2022~2024年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074.52%。IDC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约221亿美元,其中GPU服务器占主导地位,占比69%。IDC预计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2029年整体规模将超千亿美元。沐曦股份主攻方向正是面向数据中心的通用GPU,可以说,沐曦股份这类国产GPU企业正迎来友好的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
在技术布局上,沐曦股份推出曦思N系列、曦云C系列和曦彩G系列三大产品线,分别面向智算推理、通用计算和图形渲染领域。其中,曦云C500系列作为对标国际厂商同级别产品2025年一季度,曦云C500系列营收3.1亿元,去年全年营收为7.2亿元。沐曦股份在国产化替代方面也取得实质性进展。近日发布的曦云C600基于沐曦自主知识产权核心GPU IP,实现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流程国产供应链闭环。正在研发中的下一代旗舰产品C700,将在计算能力、存储能力、通信能力及能效比等方面大幅提升,接近厂商同级别产品国外水平。截至2025年3月31日,沐曦已取得境内授权专利共计255项,其中发明专利245项,体现了公司的技术积累。
截至2025年9月5日,公司在手订单金额达14.30亿元,规模接近其2024年全年营收的2倍,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沐曦股份正在大力开拓互联网企业和运营商两类关键客户,已取得一定成效。公司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预计将在2025年内实现首个订单签署。在运营商方面,沐曦股份已进入中国电信的集采短名单,并持续积极参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集采项目入围测试。截至目前,沐曦股份的产品已相继应用部署于10余个智算集群,算力网络覆盖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运营商智算平台和商业化智算中心。算力网络覆盖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运营商智算平台和商业化智算中心,区域横跨北京、上海、杭州、长沙、香港等地区,并逐渐向更多区域延伸。沐曦股份此次IPO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为39.04亿元,募资方向包括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这些投入方向显示了沐曦股份在高性能GPU领域持续深耕的决心。这同样意味着中国GPU产业有望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应用”,显示中国的芯力量。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