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成有记录以来最热1月,拉尼娜现象影响有限
AI导读: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发布数据称,2025年1月成为有记录以来的最热1月,尽管热带太平洋出现了拉尼娜现象,但全球气温仍延续破纪录趋势。同时,多地降水出现异常,引发洪水和干旱等气候事件。
6日,欧盟权威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Copernicus)正式发布了最新数据。数据显示,尽管全球遭遇了拉尼娜现象的侵袭,2025年1月仍然创下了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热1月纪录。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局长伯吉斯对此表示,2025年1月的确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月份。尽管热带太平洋地区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温产生了暂时的降温效应,但1月的气温仍然延续了过去两年不断破纪录的趋势。
全球气温再创新高
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的记录,2025年1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达到了13.23摄氏度,这一数值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的平均气温高出了1.75摄氏度。同时,数据还显示过去12个月的全球平均气温也高于工业化前的平均水平,高出幅度为1.61摄氏度。
在此之前,世界气象组织(WMO)等多家权威机构已在1月发布数据,指出2024年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并有多项关键气候指标刷新纪录。
从区域角度来看,2025年1月欧洲陆地的平均气温为1.80摄氏度,比1991-2020年同期的平均气温高出2.51摄氏度,成为继2020年1月(平均气温高出2.64摄氏度)之后的第二个最热月份。其中,南欧和东欧地区的气温高于1991-2020年平均值的幅度最大。相比之下,冰岛、英国、爱尔兰、法国北部以及芬诺斯康迪亚北部地区的气温则低于平均水平。
在欧洲以外,加拿大东北部和西北部、阿拉斯加以及西伯利亚地区的气温也高于平均水平。同时,南美洲南部、非洲以及澳大利亚和南极洲的大部分地区也经历了高于平均水平的气温。
然而,也有部分地区的气温低于平均水平。例如,美国和俄罗斯的最东部地区气温就明显低于平均水平。此外,阿拉伯半岛和东南亚大陆的气温也低于平均水平。
拉尼娜现象影响有限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然而,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的监测数据,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温的影响似乎有限。
伯吉斯表示,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将继续密切监测海洋温度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数据显示,2025年1月的平均海面温度为20.78摄氏度,是该月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值,仅比2024年1月的记录低0.19摄氏度。
其中,赤道太平洋中部地区的海温低于平均值,但赤道太平洋东部地区的海温却接近或高于平均值。这表明拉尼娜现象的发展速度可能正在减慢或停滞。同时,其他许多海洋盆地和海域的海温仍然异常偏高。
此外,气候异常还对降水产生了影响。2025年1月,西欧地区以及意大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波罗的海国家的部分地区出现了比平均水平更潮湿的天气,强降水导致一些地区发生洪水。相反,英国和爱尔兰北部、西班牙东部以及黑海以北地区的气候则比平均水平干燥。
在欧洲以外,阿拉斯加、加拿大、俄罗斯中部和东部、澳大利亚东部、非洲东南部以及巴西南部的降水量也比平均值偏多,部分地区因此发生了洪水并造成了相关损失。而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非洲北部、中东、整个中亚和中国东部以及非洲南部大部分地区、南美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的气候条件则比平均水平干燥。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