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重拾涨势,南向资金大举涌入
AI导读:
港股在短暂调整后重拾涨势,恒生科技指数飙升2.54%刷新近三年收盘新高,恒生指数上扬1.59%。南向资金净买入额高达224亿港元,创港股通开通以来单日净买入额第四高。港股通南向交易总额占港股当日成交总额近半。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等个股净买入额靠前。
在短暂调整后,港股重拾升势。2月18日,恒生科技指数飙升2.54%,刷新近三年收盘新高。受此带动,恒生指数上扬1.59%,逼近去年10月高位。
当日,南向资金净买入额高达224亿港元,创港股通开通以来单日净买入额第四高。港股通南向交易总额达1533亿港元,占港股当日成交总额近半。个股方面,阿里巴巴获净买入33亿港元,小米集团、腾讯控股、中国移动、快手、美图公司、华虹半导体等净买入额在3亿至6亿港元间。
今年以来,港股表现强劲,南向资金功不可没。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2025年以来累计涨幅分别达14.5%、26.2%。同期,南向资金净流入额达1853亿港元,仅四个交易日净流出。
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腾讯控股、阿里巴巴、中芯国际、中国移动、工商银行南向资金净买入净额居前五,其中腾讯控股、阿里巴巴、中芯国际净买入额均超百亿港元。净买入额排名靠前的个股近期屡创新高。
尽管港股近期涨幅较大,部分机构提示短期风险,但中期看多情绪仍占上风,包括不少外资机构。
广发策略团队指出,港股上涨主要归因于年关下跌后的修复及春节前后科技主题点燃市场情绪。本轮行情与2024年“政策牛”不同,更多源于产业和企业层面的“重估牛”。若悲观情绪扭转,中国科技核心资产仍有较大上涨空间,但需警惕短期过快上涨后的回调。
摩根大通看好中国科技股表现,认为相较于美国科技股,中国科技股估值折扣仍大。高盛则表示,中国科技增长前景改善及信息提振将提升股票公允价值15%至20%,或吸引超2000亿美元资金流入。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国外投行看好中国资产是积极信号,或带来中国资产估值修复机会及投资价值。建议投资者保持信心与耐心,中国优质资产长期看好。
南向资金涌入下,“港股定价权重塑”话题引发热议。申万宏源策略团队研报称,港股通资金占大市成交比例不断上升,2024年四季度以来多数交易日占比在20%至25%间,影响日益显著。
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陈熙淼表示,需重视2025年港股市场定价权体系重塑。内资增配港股市场,定价权体系将发生系统性变化。本轮港股成长行情内资主导、外资跟随特征明显,此趋势中期已确立。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