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等关税”引发全球股市动荡,A股及美股走势受关注
AI导读:
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落地,引发全球股市动荡,4月7日恒生指数、日经指数等暴跌,A股主要股指集体收跌。机构纷纷下调盈利预测,美股跌势未完,中国支持措施备受关注。本周关注3月CPI,美股财报公布在即。
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落地,引发关税大战,4月7日,全球股市迎来“黑色星期一”,恒生指数开盘跌近10%,日经股指期货一度跌停,MSCI亚太指数暴跌超7%,创下2008年以来最大跌幅。截至7日收盘,日经225指数收跌7.83%,韩国综合指数收跌5.57%,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收跌9.70%,恒生指数下跌13.22%。A股主要股指集体收跌,沪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7.34%、9.66%、12.50%。
根据各大国际投行的最新观点以及记者采访的对冲基金人士的观点,美股跌势并未结束,美国衰退预期的攀升也意味着亚太股市难以独善其身。未来中国可能出台的支持措施备受瞩目。
下调亚太股市盈利预测
由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五表示现在降息还“为时过早”,且在关税政策落地后没有改变的迹象,周一开盘,市场恐慌情绪加剧。美国三大股指期货重挫3%~5%,恐慌指数升至疫情以来最高水平。
东证和日经期货指数自2020年来首次触发熔断,恒生指数开盘低开9%。“抛售一切”的情绪导致黄金一度失守3000美元关口,纽约期铜暴跌10%,避险货币日元和瑞郎则保持强势。
机构纷纷下调盈利预测,盈利下修也导致亚太股市大跌。高盛最新将MSCI亚洲除日本指数(MXAPJ)的盈利增长预期下调了4个百分点,主要体现在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和泰国。
超配的市场包括中国离岸市场、中国A股、日本、新加坡、菲律宾;标配的市场包括印度、韩国、马来西亚、印尼;对部分区域持谨慎态度,中国台湾因盈利预期下调被调至低配,澳大利亚、泰国同样处于低配区域。
以日本为例,尽管获得超配评级,但出口暴露度大及市场情绪脆弱,日经指数过去1个月跌幅已达约16%,4月7日当日跌幅达7.83%。
野村方面表示,关税将给日本经济带来明显下行压力。初步估计,日本实际出口增长将减少1个百分点,实际GDP增长则将减少0.3个百分点。
观望中国支持措施
尽管市场大幅回调,但主流机构对中国股市的评级仍维持超配,对中国未来可能出台的支持措施充满期待。
高盛将2025年MSCI中国每股收益增速预期从9%下调至7%;目标市盈率从12倍下调至11.5倍。基于新假设情景,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12个月目标分别为81和4500点,对应上涨空间10%和17%。
高盛对此解释称,中国对美国的直接出口占比为1.5%,若加入东南亚等其他间接渠道则为7%。中国将继续推动外需向国内消费转移;此外,南向资金流入创纪录,年内已达640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加快政策宽松步伐。全国人大通过的2万亿元刺激方案有望加速落地。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称,中国政策措施值得期待,预计可对冲约0.8个百分点的GDP增速损失。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表示,在货币和财政政策方面,中国可能要等到经济增长动能再次减弱时才会出手。
衰退预期下美股还未跌完
当前,市场认为美股并未跌完。摩根士丹利美股首席策略师威尔逊称,美股反弹可能需要美联储更鸽派的政策,或关税谈判取得短期进展。
高盛交易员表示,目前仅有1.5%的共同基金资产持有现金,几乎创下历史最低水平。这些投资者已经重仓持股,现在正开始削减仓位。指数层面来看,风险仍偏向下行。
股市在衰退时期的历史表现显示,标普500指数可能从近期峰值回撤约25%。如果遵循这一模式,则意味着标普500指数将从今日价格进一步回撤17%至约4600点的谷底值。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陈杰瑞表示,从宏观角度来看,“去美元化”的进程可能会加速。关税大战可能令全球贸易大幅萎缩,减少美元在结算体系中的使用份额。
本周关注周四的3月CPI,预计从2.8%回落至2.6%,高于预期的通胀将继续刺激避险情绪。市场对未来的通胀和就业的悲观前景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美股将迎来第四季度财报的公布,周五率先登场的是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巨头。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