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过去一周,亚太区股市经历剧烈波动,受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变化及美国金融市场溢出风险影响。多国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关税影响,但金融市场和货币汇率仍面临不确定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广州报道

过去一周,亚太区股市经历了剧烈的波动。周初,受全球金融市场“黑色星期一”影响,亚太区股市普遍暴跌;尽管上周四有所回升,但整体跌势依旧明显。

具体来看,韩国KOSPI指数上周下跌1.33%,报收2432.72点;日经225指数周跌0.58%,报收33585.58点。澳大利亚S&P/ASX200指数也下跌0.28%,报收7646.5点。此外,东南亚股市表现各异,泰国SET指数微涨0.31%,越南胡志明指数则上涨0.97%。然而,新加坡海峡指数大幅下跌8.19%,成为领跌者。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分析,亚太股市大幅波动主要受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变化及美国金融市场溢出风险影响。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全球供应链预期受损,亚太股市因此承压。

随着特朗普推迟对等关税的实施,亚太股市一度跟随美股反弹。然而,由于美股再度下跌及短期套利盘获利离场,亚太股市再度调整。王有鑫认为,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影响亚太股市,导致短期波动性增加。

亚洲多国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关税影响。韩国政府通过韩国进出口银行提供额外出口融资,并制定出口多元化计划。泰国则放松股市限制,准备实施更多经济刺激措施。印尼央行也积极干预市场,支持印尼盾汇率稳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倪淑慧指出,日韩股市重回跌势的原因包括关税政策不确定、全球经济衰退担忧加剧以及美国经济数据和芯片股业绩不佳等。她建议加强区域金融和贸易合作,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此外,亚太货币汇率也受全球市场动荡影响剧烈波动。新加坡元、新西兰元、日元和韩元兑美元汇率均有所上涨,但印尼盾兑美元汇率下跌。印尼央行希望通过保持印尼盾稳定来维持国内经济表现。

货币持续波动引发市场担忧。王有鑫警告称,部分“双赤字”国家金融风险不容忽视,需警惕美国金融市场大幅调整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倪淑慧也强调,东南亚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脆弱性持续上升,有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