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8月18日,受国际地缘冲突或将降温等利好因素影响,亚太股市普遍造好,日本和澳大利亚股市均创历史新高,东南亚股市涨跌互现,专家分析亚太股市风险偏好回升原因。

  受国际地缘冲突或将降温等利好因素影响,8月18日,亚太股市普遍造好,其中日本和澳大利亚股市均创历史新高。

  截至收盘,日经225指数涨0.77%或336点,报43714.31点;澳大利亚S&P/ASX200指数涨0.23%,报8959.3点。而韩国KOSPI指数跌1.5%,报3177.28点。

  东南亚股市涨跌互现。马来西亚吉隆坡综合指数收盘微涨0.55%,报1584.96点;新加坡海峡指数收跌0.88%,报4193.16点;泰国SET指数微跌1.36%,报1242.31点;越南胡志明指数收涨0.39%或48.86点,报1636.38点;菲律宾马尼拉指数收跌0.43%,报6288.88点。

  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亚太股市的风险偏好回升来自三股合力,“首先,由于俄罗斯供给风险缓解致油价走弱,通胀与成本预期有所下降,利好亚太石油进口国与企业盈利;其次,投资者在本周的美国杰克逊霍尔会议前押注美联储‘鸽派’路径,带动股指的外溢上涨;第三,区域内自身动能凸显,日本等区域股市再创新高,形成‘跟涨+补涨’的技术推动。”

  日股续创历史新高

  8月18日,日本股市刷新历史新高。截至收盘,日经225指数涨0.77%或336点,报43714.31点;东证指数上涨0.43%,至3120.96点。

  本月以来,随着美国关税政策逐渐明朗,市场对日本国内企业前景的乐观情绪重燃,推动日本股市上涨。李徽徽认为,日股和澳大利亚股市均创出新高,共性在于美股创新高的风险溢出与全球资金对“确定性现金流”的偏好,但底层逻辑不同。他表示,日本靠“盈利外生+制度红利”,也就是日元走弱放大出口企业的海外利润换算,叠加日本公司治理与分红回购纪律强化,吸引外资持续净流入。

  截至发稿,日元兑美元周一下跌0.18%。日元走软往往会提振汽车等出口收入为主的公司股价,因为这增加了海外利润汇回日本时以日元计算的价值。因此从18日盘面来看,汽车股上涨最为突出。截至收盘,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股价分别涨1.72%和1.56%。

  “日股汽车板块上涨,短期驱动的核心还是‘汇率+关税’的共振。”李徽徽表示,日元走弱从而带动出口收益折算抬升,同时美日关税路径更清晰、边际下调的预期修复了此前的盈利不确定性,但需注意的是企业盈利情况仍表现分化,比如丰田销量与收入增长,但单季经营利润承压。

  外资正持续流入日股。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日本股市连续第七周受外国投资者青睐。日本财务省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净买入4893亿日元日本股票,为过去19周里第18次净买入。

  李徽徽认为,短期内日股仍偏强,但可能转为高位震荡,“首先,日本在今年内加息的倾向与国债收益率上行,给企业估值带来压力;其次,若日元随加息走强,出口将降温,大部分公司的股价走向由‘汇率驱动’切换到甄别‘盈利兑现和治理红利’。”

  澳股金融等板块走强

  18日,与日股同样录得历史新高的还有澳大利亚股市。澳大利亚S&P/ASX200指数收涨0.23%报8959.3点,创历史新高,股指年内累涨9.81%。

  李徽徽表示,澳大利亚股市的上涨逻辑是“估值+盈利再平衡”,也就是在降息预期与财报季推动下,金融权重走强对冲资源股回撤。从盘面来看,电信服务、IT信息科技和金融等上涨的板块带领股指走高。

  对此,李徽徽分析称,澳大利亚金融板块主要受益于资本充足与业绩更新,股东回报稳定,且对温和降息与信贷需求改善最为受惠;而电信具备强现金流与高分红属性,在估值上行期常获配置型资金青睐,而IT/信息科技股对折现率敏感,降息预期抬高长期现金流现值,叠加部分公司在业绩季指引积极形成共振。

  展望未来,李徽徽认为亚太股的走势主要受几方面因素影响:“第一,亚太股将受美联储的前瞻指引与数据影响;其次,油价和金属价格将对亚太股股价产生影响;再者,日元、澳元等货币的方向性波动会改变出口和资金流向;第四,上市公司财报将验证经济基本面成色,而回购计划影响股东回报溢价。”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