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但对冲基金8月减仓离场,9月仍未重新进场。季节性疲弱、回购空窗、估值与持仓过重、跨市场利率联动等多重因素重压市场,机构保持谨慎。短期内,美股走势将受8月非农就业数据及FOMC会议影响。

尽管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对冲基金在8月仍整体减仓离场,这一主力资金并未因降息预期而重新进场,对美股持仓态度依旧犹豫,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季节性疲弱与回购空窗重压市场

历史数据显示,9月历来是美股最具挑战的月份之一。道琼斯市场数据显示,自1897年以来,道指9月平均下跌1.1%,美股市场,上涨概率仅42.2%;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9月月均跌幅分别为1.1%和0.9%,录得正回报的年份不足半数,显示出美股季节性疲弱态势。

监管因素也令企业回购受限,使得市场在缺乏资金支撑的情况下更易出现波动。LPL Financial首席技术策略师亚当·特恩奎斯特(Adam Turnquist)在一份客户研报中提到,金融市场通常在9月“换挡”,结束夏季低波动阶段,进入一个波动性上升、情绪易变的时期。

高盛(Goldman Sachs)的报告显示,截至8月25日,其客户中基金的杠杆率已连续回落,反映出风险偏好疲弱。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也在给客户的简报中提及,上周美欧市场的对冲基金杠杆率下降了1%,交易活跃度整体仍偏低。理柏(Lipper)同期数据显示,传统机构亦呈现美股净流出态势,市场资金流动性趋紧。

虽然8月美股整体表现强劲,道琼斯指数上涨3.2%,创下2020年以来最佳8月,标普500和纳指分别上涨1.9%和1.6%,小盘股罗素2000指数更大涨7%,为25年来最佳8月,但这轮上涨主要来自散户与技术面推力,机构却选择在高点减仓观望,市场结构分化明显。

跨市场联动成隐患

除了季节性因素,多重结构性隐忧也令机构保持谨慎,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首先是估值与持仓过重风险。瑞银集团(UBS)市场与交易部门的模型预测称,截至2025年,美国散户股票直接持仓预计将占到其可支配收入的265%,远超2021年的243%高点。这类投资者目前约占美国股市的交易比重逾40%。厄伦资本管理公司(Erlen Capital Management)董事总经理布鲁诺·施内勒(Bruno Schneller)提醒,当前散户的买入力度虽强,但基础脆弱,“当资金杠杆显著高于收入增长,市场逆转时的调整幅度也将被放大。”

其次是跨市场的利率联动风险。Porchester Capital首席投资官奥马尔·赛义德(Omar Sayed)在接受采访时警告称,日本与英国的30年期国债收益率正处于多年高位,显示债市压力加大,市场脆弱性上升。“只需一个市场出现危机,其他市场也可能被迫跟随调整。”他表示。2024年8月日本央行意外加息引发的一轮全球资产调整,正是前车之鉴,跨市场风险不容忽视。

而系统化对冲基金的风险敞口也趋于饱和。施内勒分析称,在秋季波动性常年上升的背景下,这些策略当前已处于高持仓状态,市场的“缓冲带”比往年更窄,风险管控难度加大。

短期内,美股走势将受到即将公布的8月非农就业数据及9月16日至17日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影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区间,降息预期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特恩奎斯特认为,虽然降息概率提升,但更关键的不确定性在于“这是否是一次偏宽松还是偏紧缩的降息”,其最终取决于未来两周公布的通胀与就业数据,市场等待数据指引。

他补充道,标普500目前稳居200日移动均线上方,短期技术面仍具支撑,但大量利好已被市场提前计入。“如果未来数据未能验证这一乐观预期,市场或将迎来一轮现实校正。”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