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逆市走强,阿里巴巴创新高,未来哪些领域有更多机会?
AI导读:
9月9日晚,中概股逆市走强,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近2%,阿里巴巴创2021年11月以来新高。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下修引发经济放缓担忧,中概股为何大涨?未来哪些领域有更多机会?专家分析中国资产估值仍处洼地,看好平台经济、AI应用等主线。
9月9日晚,美股三大指数高开后翻绿,市场目光聚焦中概股表现。
数据截至9日22:33,据财联社报道,美国截至3月的一年非农就业总人数下修91.1万人,市场预估为下修70万,或0.6%。这也是美国就业数据连续第二年出现的大规模修正,引发市场对经济放缓的担忧。
中概股逆市走强,成为市场焦点。截至22:34,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近2%,金山云涨超14%,亿鹏能源涨8.16%,哔哩哔哩涨超7%。阿里巴巴美股盘中一度涨近5%,股价触及148美元,创2021年11月以来新高;2025年第三季度涨近30%,今年以来涨超76%。巴克莱银行将阿里巴巴目标价从145美元大幅上调至190美元,市场对中概股信心显著增强。
消息面上,有传闻称阿里巴巴明后天将宣布重大业务调整,知情人士表示与高德相关,且将发布一个跟高德有关的产品。(详情:阿里推高德团购对标美团?多只零售、地图股逆市大涨)36氪跌逾26%,昨日该股多次熔断并最终收涨逾92%,市场波动加剧。
中概股为何大涨?9月8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2.12%至8110.90点,创下今年3月以来的新高,今年暴涨19.93%。渣打中国财富方案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分析称,美国例外论收敛,之前受到美元虹吸影响的资产将得到价值重估的机会。中国对科技行业的政策扶持方向不会改变,这是新动能的方向,国产化的决心不会发生变化。
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认为,这轮中国资产反弹由外因、内因和微观三支柱相互强化。美元走弱与美联储进入降息“前夜”,使非美资产的贴现率和风险溢价同步下行,资金回流新兴市场,利好以ADR为主的中概股。中国政策组合转向“稳预期、稳现金流、稳资本回报”,修复了长期折价的公司治理溢价。
威灵顿投资管理宏观策略师郁嘉言认为,中国发生的三个关键转变可能会对中国境内外投资产生深远影响:宏观层面,房地产的重要性快速降低;从依赖进口到自给自足;产业政策的修正。中国对贸易争端的得当处理使得其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优于预期的增长,然而一些投资者的情绪还没有跟上,往往忽视了结构性变化带来的新机会,例如:新消费和服务业;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的崛起。
还能涨多久?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距离历史高位仍有不少距离,目前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从历史数据来看,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12个月前瞻市盈率为15.58倍,距离历史平均17.68倍仍然有一定距离。王昕杰表示,仅从估值来看,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仍然具有吸引力,但后市继续抬升需要基本面的兑现。
李徽徽分析称,中国资产估值仍处相对洼地,MSCI China前瞻PE约为13倍,显著低于美股,改善空间与安全边际并存。技术面上,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已创3月以来新高并放量上冲,强化了趋势信号。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9月份美联储降息概率大幅提升,最近美国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远低于预期,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或比预期严重,为美联储降息打下基础。
美联储降息后可能会有更多央行跟随,中国央行也可能进行降息,杨德龙认为,这有助于支撑当前中国资产的良好势头。短期来看,李徽徽判断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或进入“台阶式上移+高波动”阶段,在美元偏弱与第一次降息落地的背景下,仍有冲击8500至9000点的概率,但回撤将更频繁。
还有哪些机会?在中国资产大涨过后,全球资金“买入中国”的势头仍有望继续。李徽徽继续看好中国股票相关资产,预计会出现结构性趋势上行,主要驱动来自三点且仍在增强:其一,美元中长期走弱+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触发全球资金再配置,中国权重回升;其二,股东回报机制正在制度化,治理折价修复并压低权益风险溢价;其三,上市公司盈利韧性持续提高,企业基本面持续改善。
王昕杰预计,未来仍将有更多的催化剂进一步提升中国资产的价值,目前海外资金配置中国的比例仍然较低,未来买入中国的趋势也将持续。随着“美国例外论”的叙事继续收敛,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配置的共识增加。未来哪些领域有更多机会?李徽徽看好多条可落地主线:高自由现金流的平台经济(电商、广告/内容、在线旅行);AI应用与工具层(营销自动化、AIGC生产力、开发者工具);智能电动车及其智能化供应链。
王昕杰青睐整体中国资产,相对更偏好境外中国资产。港股可能会成为资金“宠儿”,在低利率、低增长的环境下,港股提供相对确定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境内股票相对于境外中国资产更容易受到政策方面的提振,近期多项提振内需的政策频出,王昕杰预计境内股票将继续走出“慢牛”姿态。(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