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初中国股市总体表现亮眼,瑞银维持超配中国市场判断。瑞银分析师指出,股市估值提升动能来自基本面反弹、人工智能发展和政策支持。A股沪深300指数盈利增速预计达6%,吸引全球投资者。人工智能助力股市估值,海外资金看好中国股市前景。

  证券时报记者王蕊

  2025年开年至今,中国股市总体表现较为亮眼,以科技股为代表的板块估值显著上修。2024年4月,瑞银上调中国市场评级至超配,近日再次维持超配中国市场的判断。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短期来看,今年中国股票市场估值提升的主要动力来自三大叙事变化:基本面与企业盈利反弹、人工智能发展提振科技投资风险偏好,以及全方位政策支持助力股市估值修复。长期来看,中国资产估值正结构性上升。

  股市估值受叙事变化驱动

  孟磊指出,今年中国股市的积极表现得益于科技板块估值上修,市场整体逐步复苏,估值发生显著变化。他预计,今年A股沪深300指数盈利增速将达6%左右,吸引全球投资者目光,推动股市上行。

  孟磊还提到,A股非金融板块整体营业收入增速与名义GDP增速高度相关。今年PPICPI温和上行,名义GDP增速将带动非金融板块收入增长。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A股利润率逐步修复,预计金融板块盈利增长优于去年。

  人工智能助力股市估值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特别是Deepseek的出现,为股市估值带来新变化。据瑞银观察,过去几年,人工智能相关成份股在A股市值占比从1%提升至3%左右,大科技板块市值占比从10%升至30%。软件、硬件、军工、通信等行业均有望受益于人工智能发展,对股市估值形成正面助推。

  政策支持改善股市生态

  孟磊注意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全方位政策支持有望改变A股市场生态。“稳住楼市股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降准降息与财政赤字率扩张改善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分红与回购水平达历史高点,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释放消费潜力。此外,今年长线资金入市规模或达1.7万亿元。

  目前,A股市场估值已反弹至接近过去五年均值状态,但沪深300相对于全球新兴市场仍有约20%折价,存在不合理估值折价。孟磊认为,A股盈利增速并不落后于其他新兴市场,且有人工智能和长线资金加持。只要估值折价收缩,或转向平价、溢价,就能吸引海外资金流入。

  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A股估值折价目前达历史最低水平。DeepSeek使中国具备高质量且成本更低的大模型,预计中国股市较发达国家股市的估值折价将进一步缩减。

  外资看好中国股市

  孟磊表示,人工智能发展非短期过程,其对盈利的影响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逐步体现。因此,从长期视角看,中国资产估值正结构性上升。今年南下资金净流入步伐加快,成为港股上涨的重要动能之一。同时,更多海外资金关注并进入中国市场。

  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关注主要聚焦在房地产行业走势和股票市场潜在回报上。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和成交企稳反弹。2023年以来,A股市场分红回购总金额超过融资额。在新“国九条”推动下,A股具备更高战略重要性。

  瑞银与海外投资者交流的信息显示,投资者情绪整体偏乐观。过去几年低配中国股票的海外投资者,如今因DeepSeek提振科技投资风险偏好,叠加海外市场波动,正减少低配幅度,提高标配甚至超配比例。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