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周期同步预期升温,核心资产配置窗口提前
AI导读:
关税进展不确定性下,市场加速转向衰退交易,中美经济周期同步预期提前。短期内市场波动加剧,但核心资产配置机会窗口也将提前。本文分析中美政策周期、关税影响及核心资产新周期,建议短期聚焦自主可控、军工等方向,长期关注全球制造业重建与中国技术出海。
关税进展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市场已加速从衰退预期交易转向衰退交易,中美经济周期同步的时间点可能提前。短期内,特朗普采用极限施压策略,后续需关注国际协商进展及行业豁免情况。在此之前,预计风险偏好将下降,市场波动会加剧,但仍处于衰退预期交易阶段。中期看,关税政策将使美国经济面临滞胀风险,限制美联储的对冲政策,市场转向衰退交易的可能性上升。中国政策发力时点可能提前,中美周期同步,核心资产配置机会窗口也将提前,可能与外部冲击落地带来的交易机会重合。从政策经济周期、盈利优势、长线资金定价和市场生态四个维度看,核心资产将步入新周期,GARP策略预计将显著跑赢。短期内,建议聚焦自主可控、军工、内需、红利四大方向;长期则关注全球制造业重建需求与中国技术出海。
市场动荡不安
但全球仍处于衰退预期阶段
1)极限施压战略明显,后续协商进展和行业豁免变数增多。当前关税政策或仅为美方谈判策略:极限施压,快速达成全面关税加征;群体博弈,促使国家间观望,加速谈判。预计后续关税将有所降低,豁免行业增多,但大方向不变。
2)中国关税反制将推动国产替代。从2024年重点自美进口品类看,光学镜头、医疗设备、航天器等依赖度大,国产替代或存在难度;矿物燃料、机械器具、电机等可通过国产升级或他国进口规避影响;猪肉、乳制品等消费品类也可能有更多国产替代。
3)市场投资者短期将降低风险偏好,但框架仍为衰退预期交易。关税政策后,市场不确定性增加。A股韧性好于港股和美股中概股,主要由投资者结构决定。短期看,市场定价需谨慎,恐慌下跌亦不合理。关税变数大,经济衰退未至,预计全球投资者仍以衰退预期交易为主。中期看,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有限的板块为真实创新驱动的自主科技,短期受情绪波动大,但调整中或迎来最佳买点。
美国衰退交易升温
中美周期同步时点或提前
1)衰退预期交易转向衰退交易的可能性上升。关税政策发布前,美国soft data已明显转弱。超预期关税政策加剧市场对美国类滞胀的担忧,关税措施或提振美国PCE平减指数。通胀制约美联储降息,未来两个月美股业绩与管理层指引调整值得追踪。
2)中美周期同步时点可能提前。全球经济走弱与关税压力加大,加速中美政策周期同步,中国或迎来第四轮总量型刺激政策。特朗普支持率下降,若叠加滞胀与衰退压力,美国经济刺激与外交缓和政策时点也可能提前。
3)年中配置性机会窗口可能提前,与外部冲击落地带来的交易机会重合。中美周期同步时点提前,两个关键时点区分模糊。建议左侧聚焦核心资产,随着核心资产解除估值压制并走出业绩拐点,市场将迎来重要风格切换。
核心资产更具优势
GARP策略预计将明显跑赢
中美政策周期同步后,中国内需刺激或打开宏观向上空间,利于核心资产。A股“新核心资产30”和港股“核心资产15”组合已展现经营韧性。公募基金改革举措将重塑估值体系,利于优质核心资产。兼具价值安全边际与增长确定性的GARP风格或迎来系统性重估,核心资产配置吸引力提升。
短期看好自主可控
长期推荐制造领先
1)短期建议关注自主可控公司。关税扰动和科技“卡脖子”背景下,硬科技板块或成避风港。建议关注AI、精密光学、核电设备、医疗器械等国产替代紧迫性上升的领域。
2)短期配置选择:军工、内需、红利。长期关注:全球制造业重建与中国技术出海。短期关注军工板块、内需明确的必选消费品种、稳定红利领域。长期看,中国制造产能有望受益于全球“安全优先”战略,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与技术出海是大势所趋。
风险因素
中美科技、贸易、金融领域摩擦加剧;国内政策力度、实施效果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俄乌、中东地区冲突升级;我国房地产库存消化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中信证券)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