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A股走势分析:关注获利盘兑现与板块修复机会
AI导读:
本周全球资本市场大幅震荡,A股也受影响下跌,但市场从周二开始明显企稳。下周A股能否继续反弹?本文将分析获利盘兑现情况与板块修复机会,重点关注苹果产业链等科技方向。
本周,全球资本市场大幅震荡,A股也未能幸免。全周,上证指数收跌3.11%,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分别下跌5.13%、6.73%。尽管指数表现不佳,但从周二起,市场已明显企稳,投资者情绪也有所恢复。
下周市场能否延续反弹势头?今天,达哥与牛博士就市场热点展开深入讨论。
牛博士:达哥,周末好,又到了我们聊行情的时间。本周市场跌宕起伏,但基本符合你的预期。对于下周走势,你怎么看?
道达:上周外盘动荡不安,但我认为不必过分担忧。先回顾下上周观点,4月6日我曾提到,2018年3月下旬和2020年春节后的走势可作参考。当时我认为,市场将在两三个交易日内见底。
4月7日,我进一步指出,中央汇金前两次公告买入ETF时(2023年10月23日、2024年2月6日),大盘均触及波段底部。

实际上,上证指数在本周一就触及了波段底部,其他指数也陆续在周二及周三见底。
市场情绪方面,我在4月9日的文章中分析了A股几大指数及市场情绪,明确指出市场担忧情绪已化解,行情步入正轨。
通达信软件的昨日连板指数、昨日涨停指数、最近情绪指数本周的表现,也印证了我的判断。
对于下周大盘表现,答案已在4月10日的文章中揭晓。
文中我列举了两个历史案例:2018年3月23日的跳空缺口和2019年5月6日的跳空缺口。借鉴历史走势,我认为上证指数将尝试回补本周一(4月7日)的跳空缺口。
这里说的“尝试回补”有两种结果:一是缺口不会完全回补,可能仅接近缺口上沿;二是完全回补缺口。

具体哪种情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前期抄底的资金,在大盘接近缺口上沿时,可能会有获利兑现的冲动。
因此,下周的消息面至关重要。国内方面,3月份的进出口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一季度GDP,以及1月至3月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将陆续公布。
海外方面,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几位票委将发表讲话,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将在芝加哥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将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
牛博士:感谢达哥的分享。总结来说,行情暂时无忧,但需警惕大盘靠近缺口上沿时的获利兑现情况。那么,对于下周的板块机会,你怎么看?周末,美方豁免部分商品“对等关税”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这是否意味着消费电子、苹果产业链将迎来机会?
道达: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对等关税”。

▲图片来源:截图自新华网
周末市场反馈显示,多数机构看好苹果产业链和英伟达产业链,特斯拉产业链也有机构提及。
在本轮市场震荡中,苹果产业链和英伟达产业链跌幅较大,部分个股甚至连续三个跌停。此次消息有助于这两个产业链的个股修复超跌走势。

但经验表明,周末热议的题材在周一往往表现平平。此外,从市场探底回升后的板块表现来看,板块行情多为修复与轮动。
因此,我认为这更多是修复性行情,对苹果产业链、英伟达产业链、特斯拉产业链的预期应适度降低。
消费领域也有新动向,七家协会联合发布倡议书,推动内外贸联动拓展内销市场;京东宣布设立2000亿专项采购资金,助力外贸企业转内销。
在逆全球化背景下,扩大内需成为关键,这将提振内需消费市场的预期。
最后总结:本周市场探底回升,下周需重点关注获利盘在大盘本周一跳空缺口附近的兑现情况。若获利盘兑现不多,市场有望继续震荡上行;若兑现较多,则可能陷入箱体震荡。中长期来看,A股市场在外部事件冲击后快速修复,中长期行情值得期待。
板块方面,短期内科技方向尤其是超跌科技股有修复需求,但预期应放在“修复”上,不宜过高。中期来看,内需消费预期依然向好。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