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深度剖析A股主要金矿上市公司的克金成本,揭示其内在价值。克金成本成为金矿企业业绩的“调节阀”,与金价走势紧密相关。投资者在评估金矿股未来业绩时,应对此保持警觉。

  财联社4月23日讯 金矿股近三个交易日随金价巨震,市场观点分歧加剧,成交量显著放大,成为市场焦点。本文将从“克金成本”(每克黄金的生产成本)这一关键指标出发,深度剖析A股主要金矿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

  克金成本是衡量金矿企业在给定金价水平上兑现业绩能力的重要指标。成本控制得当的企业,能将金价涨幅高效转化为利润,反之则可能面临业绩滞后于金价上涨的困境。

  业内人士透露,通过调整克金成本来管理当期利润、平稳业绩波动,是金矿企业的常用策略。例如,金价飙升时,开采低品位矿石以平衡盈利。投资者在评估金矿股未来业绩时,应对此保持警觉。

  金矿企业克金成本差异显著,波动较大

  经财联社记者初步统计,6家A股金矿上市公司的克金成本各异:

  其中,山东黄金子公司山金国际的克金成本较低,近三年平均约160元/克;而中金黄金的克金成本则较高,近两年平均达到310元/克左右。

  从变化趋势看,山东黄金整体克金成本去年增幅显著,达27.14%,但山金国际成本却下降17.58%,显示出公司内部矿山间成本差异较大。

  克金成本受金矿石品位、矿山条件、劳动力成本、技术及管理成本等多重因素影响。

  山金国际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克金成本低主要得益于高品位矿山,未来纳米比亚Osino矿投产或提高单位成本。

  中金黄金则因矿山品位较低等因素,单位生产成本较高。公司2024年储量超过5吨的主力金矿品位多在1.5g/t-2.5g/t间。

  针对成本上升,中金黄金回应称与产量减少、人工成本上升等相关。

  金矿品位对克金成本影响深远,低、中、高金矿划分标准分别为小于1克/吨、1克-5克/吨、大于5克/吨。

  以紫金矿业为例,其2024年矿产金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折旧、能耗、人工占比分别为40.45%、18.98%、11.19%、11.10%。

  克金成本专注于生产过程本身,反映黄金生产的内在成本结构和效率,但各企业计算口径不一,横向对比需谨慎。

  此外,金矿企业还关注“销售成本”和“全维持成本”,两者与克金成本间差额不大。

  克金成本成业绩“调节器”,助力企业应对金价波动

  随着金价上涨,金矿开采经济价值的资源量提升,成为金矿价值新驱动。企业动态调整矿石品位,保证开采节奏和可持续发展。

  下调入选品位不仅顺应金价上涨趋势,还能通过开采低品位矿石平滑业绩,缓冲金价波动带来的冲击。

  多家金矿企业表示,将考虑金价上涨后的开采策略调整。

  业内普遍看好长期金价走势

  4月以来,国际金价飙升,一度突破3500美元/盎司,金矿股随之拉升。金价短期急涨主因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美元信用受损。

  专家指出,黄金已进入特殊历史时期,传统分析框架失效。美元霸权支柱松动,黄金作为无须信用支撑的资产,前景看好。

  尽管近期金价回调压力显现,但长期来看,金价上涨逻辑依然坚实。

  本周国际金价巨震,A股金矿股亦随之剧烈波动。投资者应密切关注金价走势及金矿企业应对策略。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