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B公司近日发布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推出每10股转增20股的高送转方案,引起市场高度关注。高送转曾是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重要方式,但近年来逐渐演变为滥送转,监管部门开始从严监管。投资者、监管者和上市公司本身都需理性对待利润分配问题。

  近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B公司发布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该公司在推出现金分红的同时,还推出了每10股转增20股的高送转方案,这一方案立即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市场对B公司高送转方案的关注,源于A股市场已多年未见如此大规模的高送转。高送转曾是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重要方式,也是市场炒作的热门题材。然而,近年来,由于高送转逐渐演变为滥送转,成为上市公司配合市场炒作的工具,监管部门自2018年起开始从严监管,导致高送转方案在A股市场逐渐消失。因此,B公司此次推出每10股转增20股的高送转方案,自然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高送转行为?投资者、监管者和上市公司本身都需理性对待。管理层倡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正确的,这是对过去上市公司不重视投资者回报的一种修正。然而,现金分红并不排斥高送转,关键在于哪种方式更适合企业实际情况。发展成熟的企业适合现金分红,而成长阶段的企业更适合采用送转股方式。

  因此,在利润分配问题上,市场不应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分配方式。对于高成长性企业,若存在高送转需求,可以实施高送转分配。但必须防止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沦为“滥送转”,需要进一步规范高送转行为,严格执行信息披露指引,将送转股比例控制在业绩增长范围内,并设定高送转比例上限,确保高送转成为优质公司的专属权利。

(作者系财经评论员,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