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资产向上重估成为全球共识,5月深交所全球投资者大会上,多家外资机构看好中国市场,创业板汇聚优质科技企业,备受全球投资者关注,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

  中国资产向上重估已成为全球共识。

  5月19日至20日,由深交所主办的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摩根士丹利、瑞银、未来资产、美银等多家外资机构纷纷看好中国市场,根据机构内部调研数据显示,外资机构正逐步提升中国资产配置比例,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正在显著增强。

  中国市场缘何更具吸引力?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指出,中国AI产业的迅速崛起,实现了弯道超车,引发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创新能力的重新评估,海外资金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大幅提升。

  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同样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Deepseek的推出,提振了科技投资的风险偏好,成为今年推动中国股票估值上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极大地推动了境内投资者的信心及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关注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多家外资机构高度认可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正推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人工智能、机器人、清洁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成为备受瞩目的行业板块。

  被誉为“中国未来之板”的创业板,汇聚了一大批优质科技企业,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集群化发展优势显著。

  “当前,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创业板汇聚了大量此类创新型企业,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易方达基金指数投资部高级基金经理成曦表示,创业板企业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竞争力,注重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持续的创新投入使得这些企业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开拓新市场,保持竞争优势,同时具备较好的成长潜力。

  景顺长城基金创业板50ETF基金经理张晓南指出,中国创业板自2009年设立以来,逐渐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富国基金创业板ETF基金经理曹璐迪则强调,创业板指覆盖的电气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高科技行业权重占比超60%,这些行业与全球科技创新趋势高度契合,成为国际资本配置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的。

  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持续增强,外资机构持续看好中国资产。

  “近期通过与海外投资者频繁沟通,我感受到无论是量化基金还是做市商,鉴于流动性等需求,一些海外投资者希望能更好地参与中国市场。”房东明在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表示。

  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与DeepSeek的推出提振了科技投资的风险偏好,是推动中国股票估值上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极大地推动了境内投资者的信心及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关注度。

  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中国在岸股票业务主管沈黎持有相似观点,她认为,在当前的投资格局下,中国具有多重优势:一是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二是中国市场估值吸引力仍然显著;三是流动性有保障,保险、公募、社保、汇金公司等“长钱”都在为市场平稳运行保驾护航;四是人工智能研发、新消费和高端制造等相关赛道企业的增长潜力巨大;五是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进展超预期,有助于国际投资者提振风险偏好。

  谈及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未来资产环球投资(香港)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安珠姬表示,外资机构正逐步提升中国资产的配置比例。

  “市场对中国的兴趣重新回归。”美银中国区行政总裁暨大中华地区固定收益、货币及商品市场销售部主管王伟表示,“过去一周,我们在深圳的‘中国投资峰会’上会见了许多投资者。‘中国投资峰会’的投资者出席人数创历史新高,证明了投资者的浓厚兴趣,一些海外投资者多年来首次前往中国。许多投资者赞扬了中国最近的政策一致性和明确性,并看好中国持续的技术进步。一些投资者指出,在岸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似乎也已恢复到 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全球资产对创业板指的关注度日益提升。

  创业板汇聚了大量创新型企业,被誉为“中国未来之板”。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中旬,创业板上市公司已超过1300家,总市值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培育中国新经济的“摇篮”和新质生产力的聚集地。

  谈及创业板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张晓南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首先,创业板汇聚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领域,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电子、计算机等多个高科技行业占比逐年提升,宁德时代、迈瑞医疗等龙头企业已形成全球竞争力。

  其次,从制度创新角度来看,创业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近年来改革的试验田,推出了多项创新举措。再次,从估值和盈利角度来看,当前创业板的投资价值也非常凸显。

  最后,从投资便利度上看,国际投资者当前除了可以通过陆股通、QFII等渠道投资创业板,还可以通过ETF互通项目参与创业板投资。

  “中国政策支持成长性企业的发展,带动全球资产加强对创业板指的关注。”曹璐迪认为,国家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创业板聚焦“三创四新”(创新、创造、创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较高,受益于国家对成长行业、新型科技行业的支持。

  此外,创业板企业不仅在新兴产业中表现活跃,也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创新模式。成曦举例称,一些创业板科技企业通过与传统制造业合作,将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引入传统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得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投资者通过投资创业板指数,能够便捷布局产业升级发展趋势,分享产业成长带来的红利。

  与此同时,创业板具有较好的市场活力和弹性,交易活跃,估值弹性较大。在市场上涨阶段,创业板指数往往能够凭借其高成长性和高弹性,实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在市场调整阶段,虽然创业板指数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由于其成分股多为新兴产业企业,具有较好的抗周期能力和成长潜力,从历史来看,在市场企稳后往往能够率先反弹。

  成曦提醒,在投资时,投资者也需要注意相关风险。例如,创业板企业的业绩波动较大,部分企业可能面临技术研发失败、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投资者在投资创业板指数前,需要充分了解,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制定投资策略。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