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IPO获受理,强化科技创新支持
AI导读:
证监会宣布在创业板启用新标准支持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大普微作为首家未盈利企业首发申请获受理。此举将扩大创业板市场覆盖面,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6月18日上午,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将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6月27日,深交所官网显示,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创业板首个未盈利企业首发申请获受理。大普微主要从事数据中心企业级固态硬盘(SSD)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拥有自主研发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和量产能力,报告期内搭载自研主控芯片的出货比例达70%以上。股权结构上,大普微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选择的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华南一名资深的投行人士受访指出,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获受理,将更好适应科技创新企业发展规律,扩大创业板市场的覆盖面和包容性。深市未盈利IPO“破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之初,深交所就制定了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标准及配套监管安排。此次大普微作为首家未盈利企业申报创业板上市,意味着创业板未盈利上市标准正式落地。从行业特征和企业属性来看,大普微符合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技属性突出等特点。目前,大普微产品主要应用于互联网、云计算、通信运营商、AI模型训练和推理等,下游客户和最终使用方覆盖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服务器厂商、三大通信运营商、知名金融和电力企业等,已实现对国外互联网企业的批量销售,有力推动企业级 SSD 的国产化进程。大普微科研属性较强,研发投入强度大,最近三年累计研发费用为7.37亿元,占累计营业收入的36.15%。同时,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截至2024年底,拥有156项发明专利,承担了2项国家级、4项省市级重大科研专项。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大普微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57亿元、5.19亿元、9.6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34亿元、-6.17亿元、-1.91亿元。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8.73%,同时毛利转正,亏损大幅收窄,预计2026年有望扭亏为盈。业内人士认为,鉴于创业板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对估值和营业收入要求较高,预计不会出现 IPO 大规模扩容。本次IPO,大普微拟募集资金18.78亿元,主要用于下一代主控芯片及企业级SSD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企业级SSD模组量产测试基地项目。华南一名资深的产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支持头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实现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能够增强国内产业的竞争力,也有助于保障国家信息产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深交所正在进一步深化创业板改革,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构建从“IP”到“IPO”再到上市后做优做强的全周期、接力式服务体系。深交所严格落实创业板各套上市标准,为初盈利、未盈利企业提供更多包容性,支持优质创新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一是严守底线,强化监管。加强未盈利企业的审核把关,严格执行审核标准,严守财务真实性底线,严防“伪科技”,特别是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督促其充分披露未盈利的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充分论证持续经营能力、盈利预期情况等。二是加强风险揭示和投资者保护。未盈利企业上市后,将在股票简称之后添加特别标识“U”,实现盈利前持续在公告文件显著位置提示尚未盈利风险,定期披露尚未盈利的成因及影响、盈利预期实现情况等。督促未盈利企业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按照规则要求,作出更严格的股份锁定安排,以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此次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获受理,是回应市场的呼声,也是强化资本市场支持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力度的应有之义。创业板作为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一直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历经近十六年发展,创业板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培育了一批聚焦主业、坚守创新、业绩优良的优质科技企业,板块“优创新、高成长”属性越发鲜明。截至目前,上市公司数量已达1382家,总市值超13万亿元。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有助于进一步加大板块对优质科技企业的包容性、适应性和精准支持力度,引导更多先进生产要素向科技领域聚集,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