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华蓝集团上市不足5年即筹划控制权变更,股价连续大涨引发市场关注。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事宜正在筹划中,股价表现强劲。同时,公司业绩在上市后一度下滑,但今年三季报显示已有改善迹象。


  上市尚不足5年,华蓝集团(301027)便已开始筹划控制权变更,这一动态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华蓝集团11月13日晚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雷翔等正在筹划控制权变更,公司股票自11月14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2个交易日,此举旨在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近期公司股价表现异常强劲,市场对其未来走向充满期待。近两个交易日,华蓝集团股价连续大涨超过15%,显示出市场对公司控制权变更的积极反应。其中,13日大涨8.59%,至19.85元。从停牌时间点来看,公司股价似乎有提前“抢跑”之嫌,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猜测。

停牌筹划易主

股价或提前“抢跑”

  华蓝集团11月13日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雷翔、赵成、吴广意、钟毅、莫海量、邓勇杰及李嘉正在筹划控制权变更相关事宜,这一变动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和实际控制人发生根本性变化。为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股价异常波动,公司股票自2025年11月14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2个交易日。本次交易方案、协议等相关事项尚在磋商中,具体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但市场对此保持高度关注。记者发现,此次停牌筹划易主前,公司股价似乎提前“抢跑”。停牌前两个交易日,公司股价表现强劲,累计涨幅超过15%,其中13日公司股价涨幅达到8.59%,至19.85元,这一表现无疑为市场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间。

  回溯公告可知,公司实际控制人雷翔去年底已萌生退意,这一决定或许与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调整有关。公告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雷翔等与健行厚德于2024年12月31日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健行厚德转让其合计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股份758.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131%。但此后因客观条件变化,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友好协商,决定终止股份协议转让事项,这一转折也反映了市场环境的复杂性。

  针对此次筹划易主,公司表示,本次权益变动尚需履行协议转让相关程序。截至公告披露日,各方主体正就具体交易方案、协议等相关事项进行论证和磋商,具体情况以各方签订的相关协议为准,市场正静待最终结果的揭晓。

上市后业绩“变脸”

净利润一路下滑后迎转机

  华蓝集团是一家以工程设计、国土空间规划业务为核心,以工程总承包管理与工程咨询等业务为延伸的综合型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其业务布局广泛,市场影响力显著。2021年7月,华蓝集团在创业板成功上市,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不过,公司在上市后业绩便一路下滑,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28亿元、5472万元、1977万元、-1380万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92.2万元,显示出业绩改善的迹象。

  从业务结构看,公司更侧重建筑设计以及城乡空间布局,受到基建投资的影响较大,这也使得公司在市场波动中面临更多不确定性。此前,公司曾在招股书中提示,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行业具有一定的政策和投资驱动型特征,宏观经济周期性、房地产调控政策波动性会对行业产生一定影响,公司需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公开资料显示,公司重点围绕城乡规划、产业园区设计等专项业务推进,凭借专业技术优势,巩固公司市场份额。近年来,公司逐渐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寻求新的增长点。新能源业务方面,华蓝能源专注于清洁能源电站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展现出公司对未来能源市场的深刻洞察。

  从今年三季报看,公司业绩已经有所改善,这得益于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和市场策略的调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24.64%,净利润增长142.28%,达到了992.2万元,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达到了2786万元,这一表现无疑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表示,三季度受政府化债影响,设计类业务项目进度有所推进,导致设计类业务收入确认增加;此外,随着光伏电站全部完工,本期光伏业务发电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导致光伏发电收入增加,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公司业绩的提升。

  近日,公司回应投资者称,目前,广西相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通过各级政府相关的化债措施对公司回收应收账款起到了积极作用。广西化债资金优先支持“在建收尾工程”和“已完工工程”,多年未结算项目陆续办理结算手续。另外,新立项的项目设计周期、设计费支付周期明显缩短,这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资金流,提升运营效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