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睿康脑机接口技术取得突破,瘫痪患者迎来新希望
AI导读:
博睿康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应用于瘫痪患者,实现脑控喝水等功能,为瘫痪患者带来新希望,上海积极推进脑机接口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
还记得今年年初,马斯克宣布Neuralink植入的首个大脑芯片人类患者已完全康复,仅凭意念即可控制鼠标吗?这一科幻般的场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11月6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瘫痪4年的小董迎来了一项革命性的治疗技术——一个硬币大小的脑机接口体内机将被嵌入他的颅骨外,成功采集其大脑中感觉运动区域的神经信号。这项技术由博睿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洪波教授团队合作开发,采用无线微创设计,不损伤大脑细胞,术后一周患者即可出院。当日,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了此例临床植入试验,该试验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开展。
博睿康产品总监王昱婧介绍,这款脑机接口系统采用半侵入式设计,设备小巧,植入位置在颅骨上方、头皮下方,术后头皮重新覆盖,头发长出后几乎难以察觉。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已于11月15日出院,目前正积极康复,已成功实现脑控喝水的动作。
科技改变命运的故事正在上演,但瘫痪患者的“解药”仍在探索中。小董在4年前因意外瘫痪,他看到了Neuralink和博睿康的脑机接口技术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的希望,决定参与临床试验。虽然手术充满风险,但他渴望重新获得自理能力。
去年10月,54岁的老杨成为国内首位接受脑机接口植入手术的患者,术后成功恢复部分功能,给了小董巨大的信心。王昱婧表示,研发团队一直在努力平衡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脑机接口设备小巧且手术简便,与同类神经刺激器植入手术相比,可视为“非常简单的小手术”。
与传统的神经刺激器不同,博睿康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不仅依赖体内芯片,还配有一套体外装置,包括磁吸线圈和气动手套,形成闭环系统。患者可通过脑电信号控制手套完成抓握等动作。同时,国内对脑机接口技术的监管和支持也在逐步推进,博睿康微创脑机接口已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本次小董的手术是全国首例使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线高频信号分析”双模精准功能定位的手术,能在不唤醒患者的情况下精准确定手部感觉运动功能区域。博睿康科技创始人胥红来表示,公司从非侵入式迈向侵入式,从脑科学研究拓展到临床诊疗与康复,取得了重大突破。
上海正积极推进脑机接口前沿技术创新,孵化落地了多家创新型企业。博睿康刚刚完成D轮融资签约,将在上海科委和市区国资的助力下全面展开人体试验。上海为脑机接口技术提供了丰富的临床应用场景和产学医研合作生态,助力科研成果转化。
王昱婧表示,上海的创新氛围浓厚,市场潜力和资源匹配度高,脑机接口产业的上下游资源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上海将持续深化脑机接口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力争2027年率先实现脑机接口产品的临床应用。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