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InfoLink发布2024年全球组件出货排名,前4名分别为晶科、隆基、晶澳、天合。光伏市场增长趋势明显,但面临需求疲弱、供给过剩挑战。厂家需注重产品质量和政策变动,把握新兴市场机遇。

行业机构InfoLink发布的2024年全球组件出货排名显示,前4名厂家分别为晶科、隆基、晶澳、天合,名次顺序较2023年略微调整。该机构指出,自2019年以来,前4名垂直整合厂一直稳居前列,大者恒大的趋势愈发明显,与排名靠后的厂家相比,出货量差距达到30%以上,今年前4名厂家已占据前10名厂家出货总量的约63%。

与此同时,第二梯队厂家竞争尤为激烈,排名依次为通威、正泰新能、阿特斯、协鑫集成、一道新能、英利。值得注意的是,榜单第11名的厂家为东磁、东方日升并列,单家出货量高达20GW,与第10名差距甚小,而12名之后的First Solar、赛拉弗、华耀、韩华则出现较大分化。

数据显示,2023年前10厂家出货总量为413GW,而2024年前10厂家出货总量增至502GW,年增长率虽仍有22%,但在需求疲弱、供给过剩的背景下,已无法维持每年大幅增长。其中,2024年下半年厂家出货量增长开始收窄,不如往年三四季度的增量。

InfoLink指出,对中资背景厂家而言,国内需求增量相对稳定,因此老品牌回归、跨界进入及新进厂家的国内份额占比较大,前10名厂家国内出货量高达289GW,平均出货占比高达58%,这反映出海外地缘性风险增高,对厂家出货权重分配产生影响。

从出货产品结构看,前10名厂商中,PERC产品占总体出货量约22%,N型TOPCon组件出货量占比近七成,BC产品则约占3%。此外,组件与电池片出货趋势相同,主要产品以微矩形规格为主,包含PERC与TOPCon占总出货量约53%,其中TOPCon矩形规格中182mm-199mm、182*210mm及210*210mm尺寸的出货比重分别占约11%、13%及11%。

InfoLink预测,2025年前10名厂家的出货目标将达到559—603GW左右,与2024年相比,厂家对2025年的预期以持稳为主。值得一提的是,自2024年末自律行为逐渐发酵控制排产后,组件价格下滑速度得到抑制,但仍有低价组件流通拉低总体均价。

在当前竞争格局下,InfoLink认为,厂家要脱颖而出需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产品的瓦数、质量、效率将是竞争的关键。同时,掌握政策变动能让厂家把握先机,尤其是今年需格外关注海内外地缘性政治风险。

天合光能在近期调研中表示,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深化及光伏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光伏组件市场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组件市场需求将增至660GW以上,新兴市场如中东、拉美、亚太增速尤为显著。

晶科能源预计,中国市场2025年将维持稳定增长,集中式项目为主要增量市场,分布式市场预计稳定,户用装机有所下降但工商业项目受高耗能企业绿电需求提升影响,市场有望迎来增长。

晶澳科技回应海外市场情况,判断欧洲装机需求在2024年放缓,与德国、荷兰等核心需求增长国家的经济衰退有关,但欧洲市场分散,预计2025年平稳增长。同时,亚非拉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对光伏分布式或微电网接受度较高,2024年拉美市场装机增速亮眼,预计2025年亚非拉等新兴国家市场将持续增速。

行业龙头阿特斯已明确2025年组件出货量目标为30—35GW,储能出货量预计为11—13GWh。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