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加速燃油车智能化布局,引领智能驾驶新时代
AI导读:
奇瑞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发布智能驾驶方案“猎鹰智驾”,计划到2025年年底将有30多款产品搭载高阶猎鹰智驾。相比新能源车,燃油车上高阶智驾难度大,但奇瑞通过技术创新和全球化战略,成功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加速燃油车智能化进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晓宇北京报道
燃油车智能化能否成为现实?面对这一热议话题,车企高管们的看法存在分歧。一位华为高管曾在公开场合直言:“现在买燃油车就像在智能手机时代买功能机。”然而,2023年8月,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却对此持不同意见,他认为燃油车同样可以实现智能化,比如搭载大屏、使用8155芯片和ADAS系统。
尽管观点各异,但事实上,早在1978年,奔驰便率先搭载了ABS系统,开启了汽车智能化的探索。随着智能化进入下半场,越来越多的燃油车开始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智能驾驶体验。例如,去年4月上市的“大众最聪明的油车”途观L Pro,以及今年1月正式登陆工信部新车公告的上汽奥迪A5L,成为业界首款搭载华为智驾的燃油车型。
近日,奇瑞也正式兑现承诺,在“油电同智,全球同行”为主题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发布了智能驾驶方案“猎鹰智驾”。按照规划,到2025年年底,奇瑞将有30多款产品搭载高阶猎鹰智驾,涵盖燃油、混动及纯电动车型。虽然相比新能源车,燃油车上高阶智驾的难度大、比例低,但奇瑞并未放弃,而是将智能化和AI视为下一个20年、40年的重大机遇和突破方向。
奇瑞在智能驾驶上的打法是做一套“智驾基建”,针对不同的智驾需求,将“猎鹰智驾”分为500、700、900三大系列。今年以来,车企不断将智驾车型的价格下探,奇瑞也宣布小蚂蚁智驾版售价6.59万元,配备猎鹰500方案,支持高速NOA。根据规划,今年年内,奇瑞将会有37款搭载猎鹰500到900的产品,其中燃油车达到9款。
相比新能源,油车上智驾需要克服动力系统的响应、电气架构的局限以及能耗和续航等三道关卡。但奇瑞通过算法和导航关联、低功耗系统设计以及风冷加辅助散热等技术手段,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在散热方面,对于中阶智驾系统,风冷已经足够满足散热需求且不会增加整车成本。
奇瑞布局智驾最早可以追溯到15年前。虽然过去在智能化上的打法并不激进,但奇瑞智能化研发一直都在进行。如今,奇瑞开始在智能化上提速,计划未来5年研发投资超1000亿元,培养研发人才超25000人,建立300个瑶光实验室,并围绕猎鹰智驾成立新的自动驾驶中心,整合集团智驾资源。
奇瑞最大的亮点是出海业务。2024年,奇瑞在海外销售了114.5万辆车,占中国全年汽车总出口量的近五分之一。出海战略的积淀让奇瑞在智能化上有了独特的打法,即智能化更讲究全球化,又通过全球数据反哺奇瑞智驾研发。截至目前,奇瑞已经在全球50多个国家进行智能驾驶适应性开发与验证测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