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加速燃油车智能化进程,引领汽车行业变革
AI导读:
奇瑞汽车在近日发布的智能化战略上,展示了其智能驾驶方案“猎鹰智驾”。该方案分为500、700、900三大系列,旨在满足不同智能驾驶需求。奇瑞计划到2025年底,将有30多款产品搭载高阶猎鹰智驾,覆盖燃油、混动及纯电动车型,加速燃油车智能化进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晓宇北京报道
燃油车能否智能化?面对这一持续热议的话题,车企高管们的看法各异。一位华为高管曾公开表示:“现在购买燃油车就像在智能手机时代选择功能机。”意指智能化是电动车的专属,燃油车与智能无缘。然而,2023年8月,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对此持不同意见:“很多人误以为只有电车才能实现智能化,我完全不认同这一观点,它是个伪命题。”他强调,燃油车同样能实现智能化,例如搭载大屏、使用8155芯片、ADAS系统等。
尽管观点各异,但事实是早在1978年,奔驰便率先搭载ABS系统,开启了汽车智能化的探索。随着智能化进入下半场,越来越多的燃油车希望为用户提供智能驾驶体验。去年4月,被誉为“大众最聪明的油车”途观L Pro正式上市。今年1月,上汽奥迪A5L正式登陆工信部新车公告,成为首款搭载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的燃油车型。
近日,奇瑞在“油电同智,全球同行”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发布了智能驾驶方案“猎鹰智驾”。发布会当天,200辆搭载“猎鹰智驾”的奇瑞集团旗下5大品牌新能源车型,全程自动驾驶通过长江三桥。根据规划,到2025年年底,奇瑞将有30多款产品搭载高阶猎鹰智驾,覆盖燃油、混动及纯电动车型。
相比新能源车,燃油车上实现高阶智能驾驶的难度更大、比例更低。2024年,奇瑞售出202.03万辆燃油车,占总销量的77.6%。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奇瑞会像20年前投入发动机研发一样,将智能化和AI视为奇瑞未来20年、40年的重大机遇和突破方向。”
燃油车智能化革命的背后,奇瑞内部正在进行一场技术、人才、管理的变革。比亚迪的“天神之眼”将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分为A、B、C三个版本,用户可根据硬件配置、智能驾驶能力及搭载车型选择不同版本。奇瑞则采用类似策略,将“猎鹰智驾”分为500、700、900三大系列,以满足不同智能驾驶需求。
今年以来,车企不断下探智能驾驶车型的价格。比亚迪海鸥智能驾驶版售价下调至7.88万元后,奇瑞也将智能驾驶车型的价格继续下探。此次发布会上,奇瑞宣布小蚂蚁智能驾驶版售价6.59万元,配备猎鹰500方案,支持高速NOA。
奇瑞这套智能驾驶方案同样适用于燃油车产品。根据规划,今年年内,奇瑞将有37款搭载猎鹰500至900的产品上市,其中燃油车9款,包括奇瑞、捷途和星途品牌,分别使用猎鹰700和猎鹰500系列。
一位智能驾驶研发人员表示,相比新能源,燃油车实现智能驾驶面临三大挑战:动力系统响应、电气架构局限以及能耗和续航。奇瑞通过技术创新,如利用燃油车引擎余热转化为算力、混动架构ECU升级提升热效率、风冷加辅助散热等方式,逐一克服这些挑战。
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奇瑞坚持稳健策略。尹同跃表示:“我们(智能化)起步较早,但步伐谨慎,因此曾错失先机。但我们宁愿如此,也不敢走得太激进,用户的安全至关重要。”奇瑞智能化研发持续进行,已部署天穹计算中心,算力达2000 pflops,并在全球建立5座数据中心,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累了1000万+ clips训练数据。
奇瑞正加速智能化进程。尹同跃强调:“奇瑞将像20年前投入发动机研发一样,全力投入智能化和AI领域。”奇瑞计划未来5年研发投资超1000亿元,培养研发人才超25000人,建立300个瑶光实验室。同时,奇瑞注重自研与合作并重,与华为、地平线、Momenta等本土企业,以及博世、高通、英伟达、索尼等全球企业展开合作。
奇瑞在智能化方面有着独特的全球化战略。2024年,奇瑞在海外售出114.5万辆车,占中国全年汽车总出口量的近五分之一。出海战略的积淀,让奇瑞在智能化上有了独特的打法,即智能化更讲究全球化,又通过全球数据反哺奇瑞智能驾驶研发。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