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迎来拐点,创新药与AI医疗站上风口
AI导读:
医药行业经历四年调整后,港股、A股创新药、AI医疗强劲反弹。财通资管权益团队认为,医药行业正迎来修复,AI医疗和创新药有望成为未来核心赛道。四大因素或驱动医药行业拐点将至,机构关注度上升,配置性价比提高。
科技进步推动医药板块复苏,港股、A股创新药、AI医疗强劲反弹,一扫四年调整阴霾。创新药更是创下近四年最佳开年表现,截至3月20日,港股与A股创新药指数涨幅分别超36%、15%。
医药行业是否已触底反弹?未来投资机会何在?基金公司如何布局?财通资管权益团队认为,医药行业经历多年低迷后正迎来修复,虽整体修复缓慢,但部分公司已走出低谷,结构性趋势显现。AI医疗带来的产业变革,足以支撑其投资逻辑,医药行情或成全年主线之一。创新药和AI医疗,因具备创新和科技属性,有望成为医药行业两大核心赛道。
四大因素或驱动医药行业拐点将至?
近年来,政策组合拳让医药行业经历阵痛,企业增速承压。但阵痛期本质为供给侧改革,加速低效产能出清,倒逼企业创新。经过四年调整,医药行业正焕发新生机。尽管尚未看到基本面整体性反转信号,但部分细分行业拐点渐明,医药板块触底反弹概率大,未来整体性修复行情可期。
财通资管权益团队给出四点理由:首先,Deepseek等科技进步引爆投资情绪,是本轮医药行情的重要催化;其次,政策“腾笼换鸟”效果显现,集采等政策虽带来短期阵痛,但长期有助于行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第三,创新药出海订单与密集研发带来估值提升;第四,机构对医药板块关注度上升,医药行业估值进入历史底部区间,配置性价比提高。
创新药与AI医疗或站上风口
医药生物行业A股上市公司近480家,股票数量多、细分子行业差异大,配置和选股难度大。财通资管权益团队看好创新药和AI医疗两大方向,认为创新和科技将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AI医疗应用深化将带来商业机会,创新药出海和研发进展将为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港股创新药指数市盈率下降,但指数持续上涨,因创新药企业盈利,分母变大导致市盈率变小,成为资金配置的重要理由。政策支持也为医药行业带来新机遇,如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商保推进带来的支付端改善等。
创新药、AI医疗板块具长期投资价值,但基本面和预期兑现过程中可能存在时间差,导致股价波动。投资者应关注这些板块,同时注意控制风险,把握行业结构性机会。
布局医药正当时,买股票还是基金?
医药板块配置性价比受关注,买股票还是基金成难题。医药行业研究门槛高,叠加上市公司数量多等因素,投资难度大。主动管理价值在医药行业或更显著。财通资管有近40人专业化权益投研团队,秉持“深度研究、价值投资”理念,注重产业视角研究和投资。
财通资管通过深度研究、长期视角、广度覆盖和完善框架实现长期复合绝对收益。在医药行业,4名研究员基本实现对板块内近500只股票全覆盖,为基金经理提供丰富投资视角和多元化组合选择。
逆向投资是穿越行业迷雾的关键。公募管理人体系化投资能力,或能打破医药行业“高成长、低波动、高确定性”不可能三角。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