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新技术革新:人工智能基因治疗引领未来
AI导读: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宝介绍,人工智能和基因治疗等新技术正加速改变神经外科面貌,未来将发挥重要作用。神经外科疾病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等,术后康复也需依赖新技术。同时,神经外科市场规模不断增加,相关A股上市企业也在积极布局。
“人工智能和基因治疗等新技术正加速改变神经外科的面貌,未来在诊断、治疗、手术规划等多个环节都将发挥重要作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副研究员、主治医师王宝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新技术将为神经外科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神经外科是以手术及微创技术诊治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医学分支,涵盖动脉瘤、脑卒中等脑血管病,脑肿瘤,颅脑损伤,癫痫、帕金森病等功能性疾病,脊髓病变及周围神经疾病等。随着技术的进步,神经外科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进化。
王宝建议,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以及有慢性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肢体麻木或行为改变等症状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这些建议对于预防神经外科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外科手术等来实现。其中,手术能有效解除压迫、减缓病情进展,但术后恢复需依赖系统的康复治疗。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康复理念也在不断进化,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康复机器人、脑机接口、远程康复平台等。这些新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更高效的康复治疗。
王宝长期致力于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三叉神经痛等神经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工作。在西藏代职期间,王宝与西藏军区总医院神经科专家团队密切合作,成功开展西藏地区首台植物人促醒手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这一成果展示了神经外科技术在高海拔地区的应用潜力。
随着神经外科相关疾病日趋普遍,神经外科相关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加。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我国神经外科每年手术量近百万台,预计我国神经外科耗材市场规模到2027年将接近百亿元。这一市场潜力为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与神经外科相关的A股上市医疗企业也不在少数。其中,东北制药、普利制药等均在抗癫痫药产业有所布局。这些企业的参与为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王宝/受访者供图
神经外科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蹈”,其手术风险高、技术要求严格。但正是这样的挑战,推动了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王宝表示,神经外科手术与其他外科手术相比,最大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所处理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这些结构任何细微的损伤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如瘫痪、失语、意识障碍甚至生命危险。因此,神经外科手术需要极高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在预防脑血管疾病方面,王宝强调控制危险因素的重要性,如规律监测血压、血糖、血脂,避免抽烟、酗酒,保持合理体重,坚持适度运动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王宝还介绍了脑出血和脑梗塞的区别以及急救措施。脑出血是指脑内血管破裂导致出血,而脑梗塞则是由于脑部血管被血栓堵塞。一旦发生脑卒中,争分夺秒急救是关键。急救措施包括迅速识别症状、保持患者侧卧防止呛咳、拨打120送医等。
在神经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方面,王宝表示当前和未来主要集中在神经调控技术、神经肿瘤的个体化治疗、人工智能与术中导航技术的结合以及神经再生与修复等方面。这些研究热点将为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人工智能和基因治疗等新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前景广阔。借助深度学习算法,医生可以通过AI辅助系统快速分析脑部影像,提高诊断效率与准确率。同时,基因治疗在某些遗传性神经疾病中也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康复治疗在神经外科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康复治疗将不断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如虚拟现实技术、康复机器人等,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康复服务。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