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AI导读:
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的加快,A股汽车零部件企业掀起投资热潮,20余家企业通过战略合作、项目投资等方式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以期抢占先机。业内人士表示,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精密制造、系统集成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具备拓展人形机器人业务的潜在能力。
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步伐的提速,A股汽车零部件企业正积极投身于这一领域的投资热潮。据初步统计,包括精锻科技、祥鑫科技、福达股份等在内的20多家企业,通过战略合作、项目投资等形式,紧锣密鼓地进行布局,累计投资额已超过百亿元,以期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赢得先机。
近期,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布公告,明确表示将加大对人形机器人业务的战略布局。3月17日晚,精锻科技宣布,为把握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机遇,加速在人形机器人关节与丝杠及其电机驱动模组核心部件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抢占产业链核心位置,计划与天津爱码信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携手,共同出资设立“江苏太平洋关节电驱科技有限公司”。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其中精锻科技出资9000万元,占股90%。此次合作旨在融合双方优势,推动公司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
祥鑫科技于3月16日公告,公司分别与三度(佛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武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与三度智能在“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领域、与武迪电子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为寻求外延式发展,加速开拓人形机器人业务,福达股份于3月14日与多家企业和个人签署了关于股权收购及投资的框架协议。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公司将通过分期增资和收购股权的方式,获得长坂(扬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35%的股权。此外,公司还计划与标的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
面对人形机器人这一新兴领域,汽车零部件企业展现出极大的投资热情。这背后,是车企在人形机器人制造与应用上的天然优势。广发证券研报指出,借助车企供应链优势,汽车零部件公司能够凭借下游客户优势和技术积累,拓展机器人业务,拥有潜在能力和客户资源优势。汽车零部件公司既拥有车企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又与下游主机厂客户紧密相连,可根据客户需求和自身资源,拓展人形机器人业务。
业内人士分析,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精密制造、系统集成、质量控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同样具有应用价值。特别是在关节传动、结构件、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方面,汽车零部件企业展现出显著的技术转化优势。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市场规模有望迅速扩大,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