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等关税豁免对A股半导体影响有限,国产化加速成趋势
AI导读:
美国宣布对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对等关税,但A股半导体市场表现并不强烈。多家半导体企业表示对美出口占比不大,影响有限。机构认为关税政策仍处于动态调整阶段,未来需关注美国对半导体加征关税及产业链转移。同时,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原产地认定新规,国产模拟IC厂商将受益于关税调整,国产化大趋势将进一步提速。
尽管美国宣布对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但从A股半导体的市场表现来看,情绪反应并不如想象中强烈。关税政策的调整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4月14日,Wind芯片指数和半导体指数均在早盘高开后回落,当日小幅收涨。个股方面,盈方微涨停,思瑞浦、富满微、瑞芯微、芯原股份等个股大涨;但铖昌科技、复旦微电、纳思达、拓荆科技等个股跌幅在3%以上。
多家A股半导体企业接受采访时表示,对美出口占比不大,关税政策变化影响有限。部分企业仍在观望,会密切关注关税后续变化。
机构分析指出,当前关税政策仍处于动态调整阶段,未来仍需关注美国或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半导体加征关税,以及相关产业链在高关税下的转移。半导体生产设备的豁免可能与台积电等企业在美投资建厂有关。
美东时间4月11日,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发布豁免特定产品“对等关税”的通知,涵盖了芯片、半导体设备等产品。其中,芯片、半导体行业备受关注,关税豁免对国产半导体行业构成利好。
中金公司分析认为,本次豁免是此前半导体豁免规则的细化与落地。但部分与半导体生产相关的商品在对等关税初次落地之时未被豁免,如半导体制造设备。
多数国内半导体公司回应称,由于主营业务在国内,对美业务占比较小,因而“对等关税”对公司业绩直接影响有限。但行业对未来关税政策普遍持悲观态度。
与此同时,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根据海关总署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这意味着,晶圆厂不在美国的芯片企业基本不受关税影响。
中信建投分析指出,原产地认定新规将对在美国本土生产晶圆的芯片公司造成打击,但晶圆制造主要位于中国台湾的企业不受影响。美国本土具备晶圆产能的半导体公司如TI、Intel等,其产品一旦被加征高额关税,将降低在中国大陆市场的竞争力。
国产模拟IC厂商将受益于关税调整,面临的价格竞争压力将显著缓解,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同时,芯片上游代工环节也将受益,设计企业可能将流片环节转移至中国境内生产。
平安证券认为,在关税反制的背景下,美国核心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厂商的进口成本增加,将提升国内晶圆厂采购国产设备、材料的意愿,国产化大趋势将进一步提速。
一家电源管理芯片企业相关人士表示,在美国关税政策下,产业链将更倾向于使用国产芯片,加速芯片国产化。该人士还称,公司将在销售和研发端扩招人员。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