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历经四年连跌后迎来曙光,港股创新药强势崛起,相关指数年内上涨28.37%。医药主题基金业绩分化,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年内回报高达42.48%。市场对创新药赛道的青睐反映在资金流向上,多只创新药细分主题产品获数亿元资金净流入。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在历经四年连跌后迎来曙光,医药主题基金净值回暖明显。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超八成医药相关主题基金上涨,11只产品涨幅超30%,其中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年内回报高达42.48%,首尾业绩差距超过53个百分点。

业绩分化的背后,港股创新药的强势表现尤为瞩目,相关指数年内上涨28.37%。重仓与否也成为医药主题产品业绩的关键。港股创新药为何如此亮眼?这是否意味着医药赛道已重新崛起?

长城基金基金经理梁福睿表示,创新药作为科技资产里基本面扎实的品种,今年股价走势有望更顺畅。其强势行情的底层逻辑在于科技资产牛市的背景下,创新药产业的逻辑不断强化。

交银医疗健康基金经理徐嘉辰认为,创新药年初以来的行情不是偶然,而是中国创新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成果体现。

港股创新药成业绩关键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261只名称中带有“医”或“药”的基金产品中,超八成实现上涨,超过100只基金年内回报率逾10%。业绩排名前列的医药主题基金大多重仓了港股创新药。

以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为例,该产品一季度末含“港”量为35.2%,前十大重仓股中半数为港股医药股,一季度平均涨幅超43%。同样深耕创新药赛道的中银港股通医药A,港股配置比例高达85.63%。

不过,部分重仓医疗器械的医药主题基金年内回报明显分化,跌幅超11%。

市场对创新药赛道的青睐也反映在资金流向上。Wind数据显示,多只创新药细分主题产品获数亿元资金净流入。

同时,不少机构也选择加大对这类基金产品的布局力度,近三个月来至少有23只医药类基金申请“准生证”,其中超过半数为发起式产品。

创新药为何崛起

中证医疗指数自2021年起已连续下跌5年,但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同期上涨28.37%。创新药为何成为本轮医药行情中最亮眼的存在?

业内人士认为,受益于创新药政策支持、集采规则优化及头部药企研发进展加速,创新药板块未来可期。梁福睿称,创新药板块今年开始有了业绩期的支撑,个股和板块超额收益的差异会逐渐凸显。

平安医疗健康基金经理周思聪表示,年内创新药的亮眼行情并非偶然,而是国内创新药企十年耕耘的结果。

徐嘉辰认为,目前创新药正处于“中国创新药产业全球竞争力跃迁”市场共识形成阶段,核心标的短期估值趋于合理但尚未出现泡沫。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基金经理单林表示,创新药板块的中期景气度会持续,未来几年内,创新药板块有望迎来系统性的盈利企业。

对比A股和港股市场,梁福睿分析,港股创新药企业估值泡沫更少,且优质资产更多;而A股市场有很多由仿制药转型到创新药的企业,后续估值上升空间或更大。

此外,AI医疗方向也成为机构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单林称,创新药是中期置信度高、确定性强、空间大的高胜率资产,AI医疗则是较好的赔率型资产机会。

在医药板块过去四年超跌的背景下,AI的加持成为新变量,解决了既往国内面临的诊疗资源不匹配等问题。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