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红利“跷跷板效应”下,“哑铃组合”成投资新宠
AI导读:
文章探讨了开年前两个月科技板块与红利板块的“跷跷板效应”,分析了两者资产类别的根本差异,并提出“红利+科技”的“哑铃组合”策略,帮助投资者在A股风格切换中稳住胜局,实现攻守兼备。
开年前两个月,科技板块在Deepseek的带动下高歌猛进的同时,红利板块却表现低迷,二者呈现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都说,科技是“矛”,红利是“盾”。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是该押注“锐不可当”的科技股,还是抱紧“稳如磐石”的红利股呢?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全都要。”
做投资最痛苦的就是两头挨打,单押一方,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红利+科技”的“哑铃组合”或许能让你在A股风格切换中稳住胜局。
本期视频,我们就聊聊:科技与红利的“跷跷板效应”,以及,为什么“哑铃策略”可能是普通人应对市场风格轮动的黄金武器。
我们小时候应该都玩过跷跷板,一头落下去,另一头就会抬起来。
投资市场中,科技和红利两个板块有时候也会呈现出跷跷板行情,即两类资产走势相反。
那么两者之间为什么会出现“跷跷板效应”呢?
主要原因在于科技和红利,资产类别上有根本差异。
这两类资产分别是高风险资产、低风险资产的典型代表,对应的投资者偏好也是截然相反的。
以电子、计算机、传媒和通信四大板块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呈现出“高成长、高波动”特性。
在经济回暖、技术突破、政策扶持这些“顺风局”里,科技股就像一把“矛”,冲得又快又猛!
但同时,股价也特别敏感:行业动向、政策变化、市场情绪,统统都能牵动科技股的走势。
而红利板块,大都来自于银行、煤炭、交运等传统行业,具有“高股息”的典型特征。
它们擅长“发红包”,凭借稳定的现金分红,成为跌宕市场中的防御担当。
那么,当前轮动较快的市场行情,我们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这种“不确定性”呢?
第一种做法:有能力的投资者可以进行轮动操作;若没有十足把握,就坚守自己的能力圈,投资自己最熟悉的板块;
其次,你也可以通过建立“红利+科技”的“哑铃组合”来拥抱这种“不确定性”。
科技股,代表“高成长”, 风口到来时,他们往往能一飞冲天;
红利股,主打“高股息”, 风雨来袭时,他们往往稳如磐石。
“红利搭台,科技唱戏”,他们底层资产“低相关”,我们或许有望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实现攻守兼备,尤其适合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