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免税零售等板块投资机会凸显
AI导读:
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全岛封关运作,利好消息引爆市场。封关将显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资本市场提供投资机会,尤其是免税零售、航空物流、金融服务及科技医药等板块。
【导读】机构热议海南自贸港“封关”影响和投资机会
中国基金报记者曹雯璟
据新华社消息,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利好消息引爆市场,7月24日,海南自贸区板块相关个股掀起涨停潮。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海南自贸港封关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新阶段,一系列举措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使其成为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A股投资层面,免税零售、航空物流、金融服务,以及科技医药等新兴产业相关的板块可能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
“封关”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新阶段
近日,三部门联合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货物税收政策,利好消息引爆市场,相关个股掀起涨停潮,7月24日,海南自贸区板块单日涨超9%。那么,海南自贸港封关对当地经济以及资本市场意味着什么?
诺德基金基金经理谢屹表示,海南自贸港封关,标志着海南全岛将转变为“境内关外”的特殊区域,其制度创新与开放力度或将对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首先采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模式,海关实行精准低干预监管,企业可享受“零关税”、加工增值免关税等优惠,极大提升企业家的投资意愿。同时,要素流动自由化进一步提升了经济活力,包括资本层面的自由划转,人才层面的个税上限优惠,数据层面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等。最后,资本市场或面临更多机遇。比如QFLP/QDLP政策简化了跨境投融资,离岸人民币结算等创新业务潜力亦是巨大的,预计可能会有更多金融机构将业务布局在离岛。
申万宏源研究交运高级分析师严天鹏认为,海南自贸港封关,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贸易便利化程度大幅改善,“零关税”的推行可大幅优化商品流通成本,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均有望大幅增长;二是促进人员流动和消费,免签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将促进境内外人员来海南工作、旅游、学习等,同时,离岛免税购物额度的提升将有效促进当地消费;三是充分利用“零关税”和加工增值免税政策优势,发展外向型加工制造业。
“海南自贸港封关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新阶段,通过‘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制度设计,可以进一步加强贸易、投资、资金、人员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其中将要实施的一些政策红利,如‘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提升至74%、加工增值超30%货物免关税销往内地等举措都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使其成为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对资本市场而言,封关预期已提前引发市场热捧,旅游、免税、物流、基建等相关个股多只现涨停潮。长期来看,自贸港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将为资本市场提供较多确定性投资机会。”沪上一家中型公募基金经理谈道。
关注免税零售、航空物流、金融服务、科技医药等领域
海南自贸港将正式封关,是否有望带动相关主题表现活跃,并迎来多阶段的投资机会?哪些细分领域值得关注?
谢屹认为,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确实有望显著提升相关主题的市场活跃度,并可能为投资者带来多阶段的战略机遇。首先可能是免税以及整个商贸零售、餐饮旅游行业,随着免税购物额度的逐步提升,预计离岛的免税消费会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消费。中期来看,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落地,与跨境服务相关的行业,包括离岸人民币结算、跨境保险等领域也大概率会受益。而相关的法律、会计等跨境中介的服务需求也会随之上升。往长远看,税收和制度优惠或将激发创新和投资,这或将长期有利于像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发展。A股投资层面,免税零售、航空物流、金融服务,以及科技医药等新兴产业相关的板块可能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
沪上一家中型公募基金经理认为,短期来看,封关前政策预期和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动相关个股上涨,中长期看,自贸港制度创新和产业落地将持续催生投资机会。细分领域中,受益于离岛免税政策优化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旅游零售等优质标的具备投资优势,“零关税”和通关便利化也使得交通运输中的港口、物流企业将直接受益,此外,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有望集聚,金融服务等受益于跨境资金流动也有广阔空间。
“投资方面,建议关注交运物流、商贸零售、文化旅游等领域投资机会。”严天鹏谈道。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