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只转债触发提前强赎机制,投资者需及时操作避免损失
AI导读:
近期多只转债被提前强制赎回,若投资者不及时操作,将面临较大亏损。文章提醒投资者及时卖出或转股以避免损失,并介绍了可转债强赎的相关知识和规避风险的方法。
近期,随着市场行情的回暖,多只可转债触发了提前强制赎回机制。11月27日,红相转债与世运转债迎来了它们的最后交易日,若投资者未能及时操作,公司将按面值附近的价格进行强制赎回,导致投资者可能面临的最大亏损超过40%。
同时,捷捷转债与浙22转债也迎来了它们的最后转股日,若投资者在此之前未能及时卖出或转股,同样面临被强制赎回的风险。这些转债的赎回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因此投资者若不及时操作,将面临较大的投资损失。
红相转债与世运转债均多次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及时操作以避免损失。然而,许多投资者仍未能及时反应,导致面临较大亏损。此外,捷捷转债与浙22转债也在公告中提醒投资者,停止交易后将只剩下3天的转股时间,投资者需抓紧时间操作。
可转债强赎是指,在可转债转股期内,若所属公司的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的130%,则上市公司有权以债券面值加应计利息的价格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的可转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强制赎回可以免去偿还利息和本金的压力,有利于继续融资发行下一期可转债。但对于投资者而言,若未能及时卖出或转股,则可能面临较大损失。
面对可转债强赎,投资者有两种选择:一是及时卖出,虽然可能面临一定的价格损失,但相较于被强制赎回后的损失,卖出仍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二是进行转股操作,但需要注意的是,若可转债的正股是科创板或创业板股票,投资者还需开立相应的权限才可以操作转股,且转股获得的股票第二天才能卖出。
此外,可转债新规还新增了最后交易日标识,在可转债最后交易日的证券简称前增加“Z”标识,以向投资者充分提示风险。投资者在看到此标识时,应及时操作以避免损失。若未及时卖出,停止交易后还有3个交易日转股时间,但此时只能进行转股操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