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A股震荡上行,“跨年行情”可期,机构扎堆推荐美的集团
AI导读:
12月2日A股市场震荡上行,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均上涨。机构认为12月“跨年行情”值得期待,30余家券商发布投资组合。美的集团获多家机构推荐。
12月2日,A股市场呈现震荡上扬态势,午后维持高位震荡格局。据南财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收盘,沪指上涨1.13%,深成指上涨1.36%,创业板指更是上涨1.42%。全市场超过4600只个股实现上涨,其中超过200只个股涨停或涨幅超过10%。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到1.79万亿元,相比上一个交易日放量784亿元。
回顾11月,A股三大指数均呈现震荡上涨态势,其中上证指数成功收复3300点。截至11月29日收盘,当月沪指上涨1.42%,深成指微涨0.19%,创业板指则上涨2.75%。沪深两市月度成交额合计高达40.5万亿元,创下了今年以来A股月度成交额的新高。
在行业表现方面,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有20个行业实现了上涨。其中,商贸零售、综合、纺织服饰行业涨幅领先,分别上涨13.59%、8.57%、6.90%。而在下跌的11个行业中,国防军工行业跌幅最大,下跌2.58%,建筑材料、家用电器、公用事业等行业也紧随其后,跌幅均超过2%。
那么,12月的A股市场又将如何演绎?哪些“金股”备受机构青睐?又给出了哪些配置建议?接下来,我们为您一一揭晓。
一、12月市场或将震荡上行,“跨年行情”值得期待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30家券商发布了2024年12月的投资组合及市场观点。多数机构认为,市场将在流动性整体宽松的背景下震荡上行,12月的“跨年行情”值得期待。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从历史经验来看,12月前后大概率将迎来市场的传统“跨年行情”。投资者对后续政策和企业盈利改善的预期将推动市场震荡向上。尽管近期A股震荡以及个股与指数背离,但主要源于政策相对空窗期和业绩空窗期,以及外部地缘事件的频繁扰动。影响A股中期趋势的根本是国内基本面和预期管理。未来,随着政策加码,A股估值中枢有望持续抬升。
东吴证券则认为,在明年两会之前,面向2025年的政策预期难以证伪,市场逻辑将沿着“预期政策拐点——预期斜率过高——预期斜率向下修复——预期斜率向上空间重新打开”的逻辑演绎。12月,顺周期风格有望迎来阶段性的配置机会。同时,在“稳增长”政策预期强化的基础上,日历效应下的“跨年行情”或将上演。
国金证券则表示,“春季躁动”行情有望提前开启,上涨斜率有望超市场预期。短期情绪面冲击有望消化,市场将重新回到“反弹”的逻辑。基本面向上支撑A股市场上涨。考虑到PMI生产指数回升,预计11月M1将继续向上。同时,大股东回购及金融机构互换便利的额度有望随市场回暖加速使用、进场,预计本次“春季躁动”行情上涨斜率或更加凌厉。
在行业配置方面,科技风格和高弹性成长方向的半导体、信创等板块备受机构关注。此外,“顺周期”方向如基建、地产和消费产业链也被多次提及。
二、12月金股:机构扎堆推荐美的集团
在统计的30余家券商12月金股中,美的集团被“点名次数”高达5次,成为机构最为看好的个股之一。海光信息、金山办公紧随其后,分别获得4次推荐。东方财富、宁德时代、宁波银行等个股也均获得3次推荐。
具体来看,美的集团作为国内家电行业的领先企业,不仅受益于家电出口高景气以及国内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还具备较高的分红潜力。其海外自主品牌家居业务增长亮眼,工商业解决方案发展稳健。随着B端业务规模扩大,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毛利率或得到进一步改善。
海光信息则凭借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超高速增长,以及CPU和DCU新品在商业化市场获得认可与订单,供给充足,需求旺盛,业绩有望持续加速增长。其产品性能优异,生态环境丰富,竞争力强大,未来成长潜力可观。
金山办公作为国产办公软件龙头,有望受益于人工智能落地的重要场景之一。公司锚定AIGC、Copilot和Insight三大战略方向,未来商业化落地有望开启新空间。同时,公司还持续紧密跟踪政策变化及客户需求,充分布局党政信创领域下沉市场,相关订单增加带动国内机构授权业务实现增长。
东方财富则受益于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交投热度维持高位等利好因素,其经纪、信用、代销业务业绩有望修复。公司用户资源兼具流量和粘性,线上获客能力较强,在市场景气度回升、新开户数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巩固并提升在零售客户财富管理中的优势地位。
宁波银行则因隐债置换力度加大、存款成本管控趋严等因素,银行业经营压力得到缓解。公司所处区域经济基础扎实,多元利润中心基础牢固,有望受益于资本市场改善及经济复苏前景。其客户基础扎实,规模扩张动能强劲,是经济复苏中的核心资产。
此外,恒玄科技作为全球品牌TWS主控芯片主要供应商,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公司已拓展至智能手表及手环市场,并在持续开拓新客户与新项目。端侧AI发展对可穿戴芯片提出新需求,公司持续产品技术迭代,将受益于可穿戴产品AI化的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